【騎旅】南國水鄉 弈世瀰濃-美濃(上)

Eric Chen
發表於2018/05/05
3,004次點閱
1人收藏
加入收藏

【休閒路線-高雄市】

路線:獅形頂-龍肚鍾富郎夥房-竹子門發電廠-獅子頭圳-十門-東門樓-美濃老街-林春雨門樓-錦興行藍衫店-美濃警察官吏派出所(里程60km,總爬升314m,旅行時間兩天一夜,旅行日期:2018/04/02)

美濃是觀光局評選的台灣十大觀光小城,以豐富的文化主題、特有的人文與自然景觀、客家美食、明確的旅遊指示標誌、與清潔乾淨的環境等項目勝出。除了這些有形的觀光資源以外,還有三個隱形的因素吸引我們拜訪美濃:有點濛濛的神秘感,美濃人的向心力、及濃濃的人情味。

兩天一夜的旅行,我們騎訪了美濃庄、中壇、龍肚、與廣興,美濃果然是一座很有特色的小鎮,充滿濃濃的客家風情,美濃擁有多樣的人文景點:老街,城樓,古厝,祠堂,菸樓,古廟,舊橋,老戲院,水橋,惜字亭,伯公廟,油紙傘、藍杉等。自然景點也很豐富:山巒,湖泊,田園,水圳,綠隧道,大地拼布等。再加上星級飯店主廚也常來光顧的客家美食,美濃真的是很棒的單車深度旅行小鎮。



清晨的美濃稻田,空氣中瀰漫著一股清新的香甜,土地上處處生機盎然,涵園民宿的老闆夫婦領著我們來到了這一處私房祕境,青禾綿延無邊,露珠晶瑩閃亮,山巒疊嶂如畫,一抹紅霞映天。


迎著朝陽,悠騎田野,讓直覺領航,當心中沒有特定的執著,沒有特意的行程時,反而處處皆驚喜,時時有樂趣。


四月天,乍暖還寒,陽光還是如此可人、溫暖、光明、與希望,金色的天際,渲染的山巒,交織出春天的活力,翠綠的田野,驚蟄的大地,合奏出生命的喜悅。


騎上獅形頂,感受美濃在寂靜中甦醒,這裡是美濃平原最佳的瞭望點,大地拼布在腳下壯麗的展開,旗山、美濃、廣興、龍肚都盡收眼底,西北側地綿延的山巒下就是美濃街區,中壇庄台28省道以南就是一般統稱的南隆地區,也就是日治時期三五公司的南隆農場,目前仍是美濃平原上最寬闊、開發最低的地區。


東北側有一條狹長的帶狀平原,近處是龍肚,遠方是廣興,帶狀平原西邊是低矮的山丘,美濃人稱為橫山,東邊的山稜則從廣興一路延伸到腳下的獅形頂,這是玉山山脈的尾稜,玉山山脈夾在荖濃溪與楠梓仙溪中間,主稜從東北往西南延伸到廣興,在黃蝶翠谷這裡分叉為兩條尾稜,呈現V字型的兩條尾稜分別環抱著美濃平原的東側與北側,美濃的象徵月光山就是位於北側的尾稜上,北側的尾稜一路延伸到旗尾地區,獅形頂位於東側尾稜南端,可說是玉山山脈的最南端。


附上美濃附近的Google地圖,以便您快速瞭解這裡的地形。


再附上一張日治時期的地圖,以便您瞭解美濃的前世今生、及主要聚落的位置。


獅形頂旁是佔地廣大的朝天五穀宮,有沒有注意到牌匾上特殊的書寫形式,由右而左再到中間,這種特殊的寫法是六堆客家莊特有的,以便在閩客械鬥時辨識自家人。美濃地區在中壇,還有一座輔天五穀宮,輔天五穀宮是由北部移居來的客家人所建,牌匾的寫法採普遍的由右至左方式,由此可以大略分辨是南客還是北客。


五穀宮前廣場的獅子俯瞰著美濃平原,宮裡的神農大帝庇佑著這片土地的子民,這位主藥與農的神祇,從中原傳到廣東又再傳到台灣,是客家人古老的信仰,一定也是老美濃人重要的心靈寄託,所以會在這視野最佳的地方,為他建立佔地廣闊的宮廟。


日昇、日落,石獅始終默默的守護這片土地,看著客家先民把這處客鄉變成原鄉!


美濃有兩條主要的水圳系統,獅子頭圳與龜山圳,分別建於1908年與1931年。龜山圳從獅形頂與大龜山間引入荖濃溪水,灌溉溪埔寮、九穴、十穴等地區的農地。我們特地從獅形頂陡下玉山尾稜到水仙宮,水仙宮是守護龜山圳的伯公,宮內供奉的主神是三恩公,這是龍肚地區對水利建設很有貢獻的三位先民。水仙宮前的對聯意義深遠,特別抄錄:「水源北嶺千坡地,仙蔭美濃萬傾田。」


水是農業的命脈,早期的美濃人耕的是看天田,老天賞水才有飯吃。1738年,龍肚地區的客家先民開鑿了龍肚圳,引進荖濃溪水灌溉,這是美濃的第一條水圳,美濃因此而得「六堆第一米倉」之美名,但因這條水圳分走了鹽埔及里港地區閩南人的水源,讓朱一貴事件後的閩客關係更加緊張,為了搶水,雙方時常械鬥或鬧上公堂,水利三恩公涂百清、鍾丁伯及蕭阿王都是為了美濃的水而犧牲,所以美濃人用神的規格在感恩他們。


龜山圳與龜山堤防的完成,讓獅子頭圳東側地勢較高的地區得以開發,對當地居民是很重要的建設,當時的美濃庄役場也為這建設留下了記錄,對照水仙宮前的現地,地貌變化不大。


往龍肚方向騎,先拜訪龍肚鍾富郎派下夥房。夥房是台灣客家建築最常見的宅第形式,通常是堂屋帶左右橫屋的三合院或四合院樣式。二十世紀初,鍾富郎、鍾月清兄弟來到不毛之地的龍肚大崎下拓墾,兩兄弟胼手胝足,白手起家,拓墾有成後自建夥房,1913年竣工。座北朝南的鍾家夥房是二堂三橫格局,從前到後分別有半月池、禾埕、川堂、祀堂、化胎,完整呈現傳統客家建築的特徵與風水觀。


夥房旁的伯公壇也是鍾家風水佈局的一部份。客家人尊稱土地公為伯公,伯公在客語中是指祖父的哥哥,客家伯公不只管土地,也管水、管田、管庄,客家人視伯公如家族的長者,婚喪喜慶及各祭典活動都會迎請伯公參與。六堆地區的伯公壇乍看似墳墓,這種墓塚式建築的伯公廟源自於廣東,是土地神與風水結合的產物。

鍾家夥房伯公壇堪可說是美濃地區最雄偉的,底層以卵石疊砌三階,主壇再以卵石疊砌成墓塚式伯公,兩側種植龍眼為社樹,龍眼產量多,有多子多孫寓意。一旁是鍾家菸樓,目前以加蓋方式保護。


除了土伯公,美濃還有水伯公,是水神與伯公信仰的融合,現存的三座水伯公分別位於龍肚、美濃庄、與九芎林,這三座水伯公被稱為里社真官,這是土地公的古稱,里社真官都在聚落外圍、河水的出口處,把持水口守護鄉里。龍肚庄水伯公位於台28線的美濃文昌宮旁,水伯公碑文為「里社真官香座」,兩旁依稀可見「龍莊」、「水口」字樣,基地頗大,正身後的半圓形小丘稱為化胎,猶如座椅的靠背,可聚氣納福,有化育、福蔭之寓。


1908年,為了建設高雄港及開發南隆農場,日本人在龍肚庄建造了竹子門發電廠,同時也開鑿獅子頭圳。從荖濃溪引水進入竹子門發電廠發電,發電後的餘水排入獅子頭圳,解決南隆農場的灌溉問題,獅子頭圳也整合了龍肚圳等美濃早期的水圳,嘉惠了整個美濃地區,甚至將稻作從一年一期變成一年三期。(下圖是日治時期的竹子門發電所)


竹子門發電廠是台灣第三座發電廠,第一座與第二座分別位於新店地區的龜山與小粗坑,竹子門發電廠的外觀與小粗坑發電廠頗為相似,都是當時流行的巴洛克式建築。


對照一下,這是還在運轉中的小粗坑發電廠。


除了竹子門發電廠建築本體以外,發電廠門口的石碑,也都是古蹟的一部分,只是,這塊碑的處境真的堪慮!


這裡是發電的水尾,獅子頭圳的水頭,日治時期的電廠環境真的很優,難怪名列當時的名勝景點。


發電廠內的員工殉職紀念碑也都是古蹟的一部分。 這三面紀念碑分別是紀念1910年觸電殉職的上利良造、1927年因病殉職的青柳義男、及1937年落水殉職的山中三雄。碑上的書法蒼勁有力,讓我們駐足觀看許久!


發電廠門口原有一座水神社,雖然躲過了二戰後的仇恨破壞,但後來還是因為無力維護而改建成水德宮。宮廟前的階梯依稀還可以看得出神社參道的規模。


階梯旁立有岡田安久次郎君之埤,碑後方有岡田安久次郎的生平介紹,岡田安久次郎是臺灣總督府土木部的水利技師,也是獅子頭圳的設計者。


單車是深度旅行美濃最佳的工具,美濃不小,如果用步行的方式無法一一踩踏,機動車輛太快會錯失許多美景,飛快的風景無法深度感受,而且還有許多地方是只有單車才可以到得了的。

竹子門附區域,沿著獅子頭圳幹線的自行車道,就是一處罕為人知的祕境,剛從發電廠排出來的尾水,動量還很大,波濤洶湧,水聲隆隆,騎在靜謐的自行車道上,深深的感受到這真是一尾奔騰的水龍。


水橋是專為水圳跨越溪流所建造的專用橋樑,我們在南片地區就遇到了兩座,這是旅行書不會寫的祕境。


獅子頭圳在南片地區緊貼著玉山山脈尾稜,所以在此處形成6個連續的髮夾彎,穿梭在山林邊緣的這一段曲線,靜謐原始、生機盎然,是獅子頭圳最美麗、也最不為人知的祕境。


穿越水圳的小橋,也是旅行觀察的小趣味,小橋只容一人行走,有水泥砌的,有鐵板鋪的,過小橋不只是一種樂趣,更是一種風景,讓自己融在風景裡,旅行也就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騎到這裡,我們不禁停了下來,看著這家水圳邊的柑仔店,位於村落外,旁邊都是稻田,坐在門口的老闆,戴著斗笠專心地看書,好有哲學意境,很自然就聯想到那部日本電影-忘憂雜貨店。


到了十穴地區,有一道壯觀的大水閘,由十座閘門組成,所以這個地區被稱為十穴或者十門,獅子頭圳幹線在這裡分流,十個閘門中有四個流向吉洋,有六個流向中壇與美濃。


在水圳上浣衣,不只是黑白照片中的歷史畫面,也是目前美濃還可見的傳統意象喔。


在十穴這區域的獅子頭圳自行車道,不只有田園之美,還有許多處靜謐的幽徑。


回到美濃涵園民宿,先返回的老闆娘已經準備好早餐等待著我們。老闆娘請我們先吃神秘果,再依序品嚐芭樂、蕃茄、桑葚,果然味覺變得超級敏銳,各種水果的味道不只被放大,還清楚的跳脫出來。主食是蛋餅與蘿蔔糕,蛋餅最特別,老闆娘特別挑選純米製作的薄粄條皮來做蛋餅,吃起來滑嫩Q彈,這不但是一頓養生的早餐,還是舌尖上的芭蕾!


找老闆夫婦在民宿另一個特色水管屋前合影,順便也參觀一下水管屋的內部裝潢,這是老闆看到國外的建築概念而蓋的,以大水管為原始雛型,再加上許多的創意與巧思,逐步克服許多困難才完成的,目前台灣只有這裡才有喔!

很感謝老闆夫婦親切體貼又熱情的招待,老闆是最好的在地導遊,提供了我們許多私房的景點,老闆娘是美食家,晚餐到現在還口齒留香呢。


民宿所在地就是以前南隆農場的範圍,三五公司初創南隆農場時,是從日本內地招募日本農民來開墾,可能因為太辛苦了,這些日本移民都跑光了。後來開出優厚條件,廣邀新竹州(桃竹苗)的客家人南下佃耕,贈一頭牛、耕具、家具等。墾戶搭縱貫線鐵路南下到九曲堂,再換乘糖廠小火車經旗尾糖廠到美濃。這些北客墾民面硬是把石礫荒原開墾成良田。

九曲堂到美濃這條糖鐵,搭載過日本移民,搭載過北客墾民,是許多老美濃人的時代記憶,涵園民宿的徐老闆就告訴我,小時候外婆曾經帶他搭過這種糖鐵小火車,從美濃到旗山、再到九曲堂,然後換乘縱貫線火車。(這是日治時期的南隆農場事務所)


建於1924年的輔天五穀宮距離涵園民宿不遠,是南隆地區最大的廟宇,仍留存不少日治時期的寺廟構造。北客離鄉應該會把義民廟的信仰帶來,但在1919年時,臺灣爆發大霍亂,各地盛行奉祀三恩主,南隆地區又以農業開墾為主,建廟者乃選定穀物和醫藥的守護神-五穀爺神農大帝為主神,再配祀三恩主,這是順應時勢的在地化信仰。美濃鎮誌記載:「羅正保染病上門求醫,經日夜司香奉祀三恩主並服食仙丹而漸癒」。

日治時期的三五公司社長愛久澤直哉、及南隆農場主事白石喜代治,兩人的長生祿位也供奉在長生廳中。所以,這裡也保存了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