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騎不盡的200年 看不完的40里-大溪 霄裡 龍岡

Eric Chen
發表於2017/11/10
3,582次點閱
4人收藏
加入收藏

【進階路線-桃園市】

路線:齋明寺-月眉三坑水岸-落羽松大道-石門大圳水岸綠廊-霄裡田園-國旗屋-龍岡清真寺-馬祖新村-龍岡圓環-霄裡大池-落羽松森林(里程 41 km,總爬升 196 m,旅行時間 07:40,旅行日期:2017/09/28)

這條路線連結了桃園歷史縱切面與地理橫切面,從18世紀末凱達格蘭與漢人的合作,一路騎到大漢溪河運極盛期,再騎到日治時期的桃園大圳開發與皇民化運動,最後遇到民國40年代的滇緬孤軍,異域。豐富多元的景點,包含古道、歷史地景、水圳綠廊、花田、稻浪、古厝、農村、水塘、湧泉、綠蔭隧道、軍事風情,忠貞遺風、滇緬風味、眷村、文創基地等,藉由實地的騎旅感受,讓多元族群在這片土地的刻痕,轉化成愛台灣的實際力量。




服役時因為業務去過龍崗一次,那是我第一次到龍崗,坐在吉普車上,來匆匆去匆匆,經過漫長歲月的沖刷,腦中只剩模糊的圓環與雕像。幾年前看到一部電影活路的預告片,片頭帶出圓環及上刺刀衝刺的軍人雕像時,腦中馬上浮現那個滿街都是軍綠服的龍崗市街印象,預告片中也帶到了國旗屋,我那時才將服役時的龍岡、求學時看過的禁書異域、新聞上看到的國旗屋及滇緬孤軍的安置,地圖上的雲南等通通連結在一起,心想這真是個有故事的地方,應該要找個時間去探訪,只是一直沒有付諸行動。

幾個月前,在臉書看到車友上分享霄裡田園與國旗屋的美照,馬上又勾起了我想去探索的想法,剛好正想分享大溪西北側的一些自行車路線,地緣相近,可與霄裡及龍岡串在一起,就成了這一條橫跨2.5個世紀的路線。

我們以齋明寺為起點,寬闊的停車場方便4+2的車友停車,雙北地區的車友也可以沿著大漢溪左岸的自行車道騎到這裡。


齋明寺是一座三合院格局的古廟,質樸、簡潔、清幽、莊重,就像隔壁的農家屋舍,我很喜歡這種生活禪的氛圍,充分反應出佛家的教義精髓。有些雙北地區的車友可能會覺得齋明寺似曾相識,沒錯,大溪齋明寺與五股西雲寺有著相似的韻味。


大殿屋頂可見火龍珠、燕尾脊、垂脊。中柱對聯落款為太歲辛亥年仲冬,是1911年重建時所立。


左護龍對聯落款清同治十二年夏,是1873年的建築遺跡,護龍山牆是在土角磚外貼紅斗子砌磚,這就是俗稱的金包玉。日式仿唐石燈及基座上分別有昭和與明治年號。這座古樸的寺廟建築見證了近代三個政權的更迭。


齋明寺創建於清道光年間(約1840年),歷經六代住持經營,最早時的法統承襲普陀山法雨寺,後來又陸續轉承龍華齋教、鼓山曹洞宗、日本曹洞宗等宗門,反映了臺灣社會狀況與佛教發展的特殊風貌。1999年,第六代住持江張仁居士力邀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接任第七代住持,齋明寺回歸正信禪寺。

齋明寺第一代主持性悅法師,原是當地農民,俗名李阿甲,發願皈依三寶,遠赴南海普陀山法雨寺受戒,回台後建福分宮,將普陀山的禪門宗風流布大嵙崁。從第二代住持開始(約1873年)到第五代住持(約1937年),約60多年間,轉承龍華齋教,改稱齋明堂。齋教是在家持齋奉佛,在市井營生,以俗人身份維持佛教。齋教崛起於明清之際,龍華一脈約在乾隆年間傳入臺灣,民眾慣稱神職人員為菜姑、菜公,而建築稱為齋堂或菜堂。

第四任住持江連枝雖師承龍華齋教,但又渡海福州鼓山湧泉寺求法,轉承鼓山曹洞宗。1937年,日本政府推行皇民化,頒布寺廟整理條例,齋明堂只能隨勢依附日本曹洞宗,改稱齋明寺。

回顧這段歷史心中感慨良多,在那個中國積弱的時代,沿海的居民必須冒險度台討生活,李阿甲在佛教貧瘠的土地上,竟然可以發如此大的願心,遠渡浙江舟山群島的普陀山求法,回來播下傳承自正統的種子,但這土地實在太貧瘠,性悅法師交棒後的60多年,只能以齋教的形式微弱延續,住持可能都還需在市營生,一直到了第四任的江連枝,外在環境成熟加上願心,才又遠渡福州求回正法。從齋明寺創建至今,大陸政權已經兩度異手,漢傳佛教的重心也從大陸轉移到台灣,今日台灣的佛弟子是何其幸福啊!


齋明寺旁有一條齋明寺古道,約建於1923年,古道從大漢溪左岸一路爬升到齋明寺,是昔日信徒往寺廟朝拜的路徑。古道由石板鋪疊而成,石材取自大漢溪,是齋明寺創始人第四代孫聘工鑿砌。走在齋明寺古道上,一定會感受到石階低矮密集,猜猜看為什麼要如此設計呢?


大漢溪左岸還有另一條更古老的古道,1788年修築的御成路古道,我們從國防大學中正嶺後門的古道入口牽車進入。御成路古道是大溪通往新竹、龍潭互市的重要路徑,1923年因日本東宮太子訪台,募資修建成今日的石板道路,這也是御成路名稱的由來。


御成路古道又稱九號崎古道,因為桃園大圳的第九個涵洞就在古道旁。還記得前一陣子雕像被破壞的嘉南大圳之父-八田與一嗎?桃園大圳是八田與一在台首次參與的水利工程喔!古道旁就有一座供養塔,紀念55名殉職者,可見開鑿當時困難度之高。


供養塔隔著古道對面就可看到桃園大圳導水隧道,靠近隧道口,就可聽到隆隆的水流聲,看下方的水道,流水非常湍急,隧道上方標示著3號隧道,咦,怪怪的,不是說第9個涵洞嗎,怎麼變成3號隧道?


滑到大漢溪左岸,大溪橋前拍張團體照。大溪舊名大嵙崁,這地名為凱達格蘭平埔族所命名的 toakoohamu 音譯轉化而來,日治時期才改名大溪。大溪是凱達格蘭平埔族霄裡社族人的活動區域,霄裡社分佈在霄裡與龍潭一代,稍後我們就會騎訪霄裡社的所在地。


進入月眉三坑水岸綠廊。


9月到10月剛好是韭菜花開的時節。秋天騎行在韭菜花田間是一種奢侈的浪漫,心中油然升起淡淡的幸福感。


這大片田區,主要種植水稻與韭菜,還有少量的金針。


初秋是白雪與青綠交織的大地拼布,中秋以後漸漸轉為黃金稻浪,入冬以後又是一大片繽紛的花海。


剛剛從齋明寺滑下大漢溪很爽快,現在就要還了,沿著河階陡上,許多車友都騎到不要不要的,慢慢往上龜,月眉三坑水岸綠廊的大地拼布又漸漸呈現在眼前。


騎上桃園台地,迎接我們的是一段綠色隧道,總算苦盡甘來。


騎到中科院旁,一座沒有名字的古厝,紅磚建築平易近人,正廳,上鑲著太原堂的堂號,60多歲的屋主與90多歲的媽媽剛好在一旁納涼,好奇地問,這棟古厝大概多少年了?阿嬤回答,至少上百年了,從她出生就住在這裡了!


轉入落羽松大道,綿延的翠綠有另外一種美感,而且很輕易的就包場,如果你已經追過淒紅的喧囂,可以來試試這種鮮綠的寧靜。


石門大圳水岸綠廊,這是一條比較少人騎、比較少人記錄的自行車道,車道入口迎接我們的是大片變色中的台灣欒樹。


聽著潺潺的流水聲,悠閒慢騎在大片的綠蔭下,一路蟲鳴相伴,真的是很棒的一條農村氛圍的自行車道。


沿途完全沒有遇到其他的車友,反而遇到一位倒立的阿伯,愉快的享受反轉的風景。


轉入農路,擁抱翠綠的稻浪,讓泥土的芬芳把人攬入大地的臂彎。


越過112縣道,進入凱達格蘭平埔族霄裡社的分布範圍了,這一大片田園是霄裡社族人與漢人聯合開發的。先帶車隊騎進標示著「此路不通」的一條小徑。

「團長,標示此路不通啊!」隊伍中間傳來。
「那最好,我們要包場了。」
「哇,綠色隧道,太讓人驚喜了,團長太神了!」
「不神,上天關了一扇窗,就是要我們打開另一扇門!」


田間的農路是絕佳的單車道,時而筆直、時而蜿蜒,時而開闊,時而隱蔽,我們用單車感受台灣的心跳,用十五公里的速度回應大地的熱情。


這裡小地名社角,是凱達格蘭平埔族霄裡社的無形遺跡,社角的意思就是霄裡社的角落,我們已經進入霄裡社的範圍了。

凱達格蘭平埔族人在日治初期幾乎已完全漢化,伊能嘉矩在1898年由耆老口述採集到一些舊俗,其中最有趣的是,若男有情女有意,在訂立婚約前,男生要向祖靈求夢,看是吉兆或凶兆以決定是否合適成婚。

有趣的是,凱達格蘭族的遷徙也與夢有關:始祖原居住在 Sansai (我曾經在貢寮一間凱達格蘭祖廟,看到後人音譯做山西)。某天,有妖怪趁人睡覺時剝去蓋在身上的東西,祖先日夜警戒,仍無法杜絕妖怪作亂,導致長期失眠,無法作夢卜卦吉凶,記憶也漸喪失。終至無法承受,決定出海遠離。在海上漂流了好久,終於在台灣東北角深澳登陸,又可以好好做夢了。

他們在深澳建立了三貂社,再分成兩支族群遷徙。一支沿著海岸往南到蘭陽,形成噶瑪蘭族。另一支延著海岸往北,經過基隆、金山到淡水,再溯淡水河進入臺北盆地,形成凱達格蘭族。凱達格蘭族在雙北地區建立了約30多個社,有一部份族人來到了桃園北邊,在桃園建立了4個社,霄裡社就是其中之一。


稻浪、米香、宗祠、土地公廟,讓人心情放鬆的農村風光。


騎到田園邊緣的霄裡路,這裡也是八德茄苳霄裡陽光鐵馬道的一部分,行前查閱桃園市政府網上自行車道的資料,詳細地列出了自行車道上的大小古厝與景點,可惜的是只有名稱沒有再進一步的說明。還好現在資訊發達,只要有名稱很少有查不到的。

這一代的古厝都還有人居住,根據查到的資訊他們大約都是近百年的客家房舍,因為還有居住,所以就不好靠近端詳,只能在外遠觀。這些古厝都是三合院式的建築,近馬路這一端多加上了外牆,外牆上的標語,也是一種時代的風光。


喻竹居,如竹的勁節情操。從名稱可知客家人對文化與品格的重視。喻竹居因為屋主有維護意願,已經文化部登錄為歷史建築。>>>文化部提供的詳細介紹請按這裡


霄裡路上的一大亮點是石母娘娘浣衣池,我就是看到車友臉書上的照片,才開始探索八德龍岡這一帶的景點。報載,石母娘娘今年261歲,是桃竹苗客家庄特有的民間信仰,信徒們在孩子出生時就會到廟裡求古錢幣,繫上紅繩讓孩子帶著保平安,孩子也讓石母娘娘收為義子、義女,藉由石母娘娘的庇佑成長。


石母娘娘祠前的有一座浣衣池,根據八德區公所的資料,吳家先民在此落腳之初,在山腳下覓得大石,石縫間泉水源源湧出,水質清清澈,終年不竭,以為神助,乃在石前起草寮設香案,供為「石母娘娘」。今日的浣衣池中泉水仍然不斷湧出,不只是當地居民的洗衣處,也是聊八卦、溜小孩的好場所。


我們最喜歡的是浣衣池與稻田間的這個小平台,從這裡看出去的稻綠特別鮮活。


一旁的至德堂是吳家發跡的地方,現在已成吳家祖祠。


祖籍廣東的盧姓人家,原來堂號範陽堂,因為有子弟入朝為官,所以自立堂號清操世第。看來我們晚了一步,古厝已經拆除重建中。


騎到這裡已近中午,大夥兒飢腸轆轆,離開霄裡這一片大田園,轉往龍岡覓食。

直接往忠貞市場騎去,第一個目標就是引人注目的國旗屋米干店,店旁旗海飄揚,儼然就是該店的招牌。


國旗屋是由泰緬孤軍後裔張老旺所開,張老旺九歲就跟著父親打游擊。每次父親的部隊被攻打後,隊員常佯裝乞丐掩飾,找尋部隊。張老旺的母親會將縫製的國旗插在山坡上,讓隊員尋旗重聚。1953年11月,部隊撤回臺灣,安置在桃園龍岡忠貞新村。

1990年代中期,張老旺在父親過世後,從遺物中發現多次插在山坡上的那面國旗,感觸良多,於是購買國旗布置在自己店前,每年國慶還自行舉辦升旗典禮。


泰緬孤軍多來自雲南,眷屬有雲南少數民族及泰緬寮邊境的各族,這樣的一群人,自然的在龍岡的忠貞新村發展出多元的飲食文化,混合著滇緬泰式的異域美食,是此地最大的特色。

米干是白米磨成米漿再蒸熟以後製成的,米干是雲南的鄉愁味,有點像客家人的粄條,又像台灣人的粿仔,但口感不同,國旗屋的米干偏軟,軟中帶點微微的Q彈,湯頭有點黑,應該是來自肉燥的色澤,喝起來清爽甘甜,尤其是騎車以後,真的是一口接一口 。


我們還點了大薄片、豌豆粉、米線等雲南風味,說實在的,在忠貞市場這一帶,比國旗屋口味更好、裝潢更好的店還不少,但我還是帶第一次來的車友到國旗屋,因為在這店裡吃起來特別有孤軍的味道。


國旗屋旁有一座小公園,這是一座很有特色的雲南文化公園,公園北側有成排的轉經筒,雲南是宗教信仰很多元的一個地區,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道教等都頗具規模,佛教中的南傳佛教上座部也傳到雲南,漢傳佛教的信徒最多,也因接近西藏,藏傳佛教的信徒也不少,所以這裡才有藏傳佛教的轉經筒,轉經筒的表面刻著藏文的六字真言,轉經筒內放置著經典,轉經一圈就如同誦經一遍。


公園內還有一座顯眼的半球型建築,當地居民稱為打歌場,打歌是雲南少數民族的節慶活動,節慶時全寨的男女老少都會盛裝聚集,自彈自唱,一起跳舞。據傳打歌傳統源自於諸葛亮聚集少數軍民,在夜晚升篝火奏樂跳舞,讓敵軍以為人數眾多而不敢進犯,所以取名為打歌。


進入忠貞市場,目標是版納泰味的破酥包,這是一種很獨特的包子,外皮是用雲南特殊手法捲出如千層派般的鬆軟酥皮,再包入不同內餡,蒸煮而成。

吃的時候,我會先剝下一塊外皮,品嘗那一層一層的堆疊,再看著撥開的包子欣賞那特殊的技法,最後才大口地咬下包子皮與內餡。


忠貞市場旁還有一輪異域的新月,雲南的多元宗教信仰也隨著滇緬孤軍在這裡生根。伊斯蘭教徒因為台北清真寺路途遙遠,往返費時,所以募款建造了龍岡清真寺。


穆斯林一天有五個禮拜時間,分別是晨禮(清晨)、晌禮(中午)、晡禮(下午)、昏禮(傍晚)、宵禮(天黑後),一週還有一次的主麻。禮拜時間會因所在地而不同,也會因太陽與月球的升落而變動,每天都會有點微調。

做禮拜前要淨身,洗臉與洗腳的毛巾是分開的,由此可見信仰的虔誠。


離開清真寺,從龍福一街,進入龍岡萬坪公園,讓我眼睛一亮的是公園內竟然有自行車專用道,這真是羡煞所有的台北人,台北的公園可是禁行單車的。公園正門還立了黑貓中隊的紀念碑,透露著這裡曾經是軍用機場。


前往馬祖新村,龍慈路與龍興路交叉口的馬祖社區公園是第一站,門口的大理石碑,吸引著眾人的目光,「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陸軍第一軍團分會」,看單位名稱就讓人感覺這裡有很多故事。

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是在1950年由當時第一夫人蔣宋美齡成立,幹部多為三軍將領的夫人,成立的目的在照顧軍眷,讓前線將士無後顧之憂。1964年,因為中共與蘇聯交惡,更名為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1996年再更名為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簡稱婦聯會。單位名稱的更動反應著時代與局勢的更迭,這塊牌匾使用的是第一代的名稱,它本身也成為歷史了。


馬祖新村的建造也與蔣宋美齡有關,1950年代,蔣宋美齡帶團前往馬祖勞軍時,有感於穩定軍心的重要,提出安置前線官兵在台眷屬的需求,因而建造了馬祖新村。

1957年,第一批眷舍完工,成為龍岡當地第一個眷村。棋盤式道路搭配魚骨式房舍,構成獨門獨院的居住空間,周邊還有活動中心、禮堂、球場、涼亭等,是一個自給自足的眷村聚落。

黑瓦建築、水泥牆、木格窗框、花紋玻璃、紅磚外牆、老榕樹與台灣欒樹、巨型的標語,時鐘好像被撥回了上個世紀的中後葉,中年人的青澀時光,那個純真壓抑又勤奮的年代。


現在的馬祖新村是繼台北四四南村之後,全國第二個以「文化資產保存法」保存的眷村,並在2004年登錄為歷史建築。

眷村幾乎分佈在全省各地,許多人的童年都與眷村有或多或少的關係。這剪影實在太傳神了,讓四、五、六年級生的青澀童年從塵封的深處又跳了出來!


桃園光影電影館是原馬祖新村的活動中心改建而成,還保留了昔日的大禮堂作為電影放映的空間。


龍岡森林公園就在馬祖新村旁,是桃園市近幾年著力頗深的一座公園。公園中廣植黑松、樟樹、肯氏南洋杉等各類樹木,假以時日,樹木更茁壯了,應該會是讓人流連的一處綠地。更重要的是,公園內還設有自行車道,環繞公園一圈約1公里。


對單車而言,龍岡森林公園一定不過癮,別急,這只是前菜,上主菜囉,萬坪的龍崗大操場,夠大了吧!龍岡大操場又名龍崗大草原,原是軍方的訓練用地,開放使用後仍保留著原有的設施,例如集合廣場與司令台、五百障礙路線、及軍事宣傳標語等,還運來了好幾部坦克車,充滿了軍事風情。當過兵的來回味,沒當兵的來體驗,龍岡果真是龍岡啊!


服役時因為業務來過龍崗一次,那是我第一次到龍崗,坐在吉普車上,來匆匆去匆匆,經過漫長歲月的沖刷,腦中只剩模糊的圓環與雕像,終於再見面了,一別就是一個世代了。這上刺刀衝刺的步兵雕像一站就是四十多年,昔日是軍人的精神堡壘,現在已經成為一個歷史記憶了。2015年時,文化部已經將龍岡圓環軍人雕像及一旁的文藝活動中心一起登錄為歷史建築。>>>文化部提供的詳細介紹請按這裡


昔日的龍岡文藝活動中心會放電影,這裡承載著阿兵哥與軍眷的娛樂記憶。龍岡車站也承載了許多悲歡離合!


轉龍南路到霄裡大池,這是桃園第一座埤塘,已經有200多年歷史了。乾隆年間,凱達格蘭平埔族人霄裡社就已居住在這片田野,至今地圖上還有蕃社的小地名。霄裡社頭目知母六聯合漢人開鑿霄裡大圳,並在此建造霄裡大池,儲存溪水與湧泉做為霄裡大圳的水源,灌溉了這片田野,造就霄裡的豐饒景況,所以有諺語,「看不盡的霄裡田,吃不完的霄裡米,斬不完的鷹哥竹。」


現在霄裡大圳已經變成石門大圳的支圳,霄裡大池不再負擔水源的任務,反而多了一份悠閒的氛圍,堤岸成排松林,騎到這裡的車友一定都會想環池一圈的。


八德落羽松森林就在霄裡大池東邊,最近幾年冬天,當樹葉變紅凋落時,這裡就成了菜市場般的超人氣打卡點。這天我們包場,可以慢慢逛,尋找屬於自己的森林角落。

如果能沈靜下來,細細地品味這座森林,一定會發現,大地孕育的生物,無論是初生、熟成、或凋萎,都充滿宇宙運行的活力,都是生命的絕美風景。


不追求蛋塔流行,週間洽公,用心感受土地與四季,我們得以享受優質的單車深度旅行!


地圖、路線、軌跡、航跡及拍照地點

★ 地圖左下角的加減號可放大縮小,在地圖中持續按著滑鼠左鍵再移動滑鼠可以捲動地圖,點擊圖上的相機可以秀出照片的圖示,再點擊照片的圖示可以秀出照片。

GPS航跡檔、軌跡檔(GPX格式)/請按右鍵「另存目標」下載。


※圖文來源:Eric的單車日記(本遊記報導由美利達自行車贊助提供)


<<<觀看更多文章>>>

<<<查詢完整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