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映晒金山(上)

Eric Chen
發表於2017/04/01
3,605次點閱
0人收藏
加入收藏

【休閒路線-新北市】

路線:萬里金山自行車道-水尾港-神秘海岸-金包里老街-磺港-清水濕地-中角砂珠灣-跳石海岸-芑豐居-田園支線-金山平原(里程 43 km,總爬升 436 m,旅行時間 8 小時,旅行日期:2017/03/12)

淡淡的三月天,
杜鵑花在田埂邊靜靜地綻放,
清澈的田水映著藍調的天光,
春風微微吹送, 青山在田中跳起了華爾滋,
一群鷺鷥振翅高飛,把人從靜謐的畫中驚醒,
滑過淨空的天堂路,
進入無人的海岸,
千年不變的浪濤與燭臺,
礁岩絕壁捧著貝殼沙灘,
悠悠的天地間,只有單車伴著我們,
這是我們的金山經驗,交融著縱谷田野與海岸風情的獨特驚艷。



正文前,先來看一段旅行精華短片,先對金山有一個總體的瞭解。


金山,在你腦中浮現的是什麼畫面?鴨肉?茭白筍?蕃薯?

這是一個耳熟卻又模糊的地區,雖然金山是北海岸路線的重要補給點,但會停下來漫遊的旅者卻不多。這裡也完全找不到任何的自行車出租服務,幾乎是一處單車旅行的沙漠。

就因為被固有的印象所僵固,金山宛如自家庭園中的一塊樸石,除了為人熟知的商業包裝外,還有許多被人遺忘的角落。與花東縱谷有幾分相似的田園風情,與東海岸有幾分相似的岩壁與白沙景觀,還有好幾處縮小版的金山天堂路,三百多年的開拓史,原住民、西班牙人、漳州人、日本人等,都在此留下了生活的印記,還有那跟著季節流轉的花卉與農作。金山不多話,可以很安靜,也可以很熱鬧,適合獨自流浪,也適合呼朋引伴,金山,我私藏的口袋名單。


把時間留給金山,4+2到野柳,核二場前的停車場是最佳起點,停車方便,也是野柳金山間自行車道的起點。

路樹交織成的綠隧道,就在人來人往的大道旁,卻沒人光臨,或許,大家都望著遠方的鑽石,沒人在意身旁的珍珠,我們可以算是伯樂吧。


進入自行車道,一段穿越海邊森林的高架棧道,這種視野與氛圍,是單車旅人獨享的幸福。


進入頂寮社區,登上臨岸的高地,眺望燭台雙嶼,讓蔚藍的海水與浪濤洗滌心靈的塵垢。


雨後的晨霧,春季限定。


再度轉入海邊的防風林中,車道順著地勢蜿蜒起伏,沿途鳥轉蟬鳴,綠意盎然,我們緩緩的騎行,細細的呼吸這段美好的晨光。


員潭溪畔的溼地,這段採高架木棧道,可以看出維護自行車道的用心,可惜的是溼地狀況不佳。


加投下寮海灘,員潭溪出海口沈積而成的一段海灘,對面就是金山岬了。從這個角度看,燭臺雙嶼幾乎就要與金山岬相連了。其實,它原本就是金山岬的一部分,相連那一部份因為長時間的海浪侵蝕,在下方形成海蝕洞(類似石門的海拱),後來頂部崩塌,較堅硬的尾端形成柱形的顯礁。


沙灘邊的漁具與展現強勁生命力的馬鞍藤。

 


悄悄的跨越員潭溪,遠方有壯麗的磺嘴山,山谷中冒煙的是焿子坪硫磺礦區,靜靜的山水、緩緩的春風,無聲中說著金山的故事。

1626年,西班牙人開始統治北台灣,西班牙的文獻已經記錄了金山與硫磺礦的關係,西班牙的神父也提到,在西班牙人來之前,金山地區的人們就已經販售大量的硫磺給海上的貿易商。


員潭溪與金包里溪在水尾交會後出海,交會前的這段左岸河畔有著美麗的一灣潭水。假日時,對面的金山與水尾熙來人往,但這一側卻保有鬧市邊的寂靜。以行政區來劃分,這一側屬於萬里。這裡的靜謐導因於交通的不便,跨越金包里溪的新橋正在蓋,人潮很快會淹沒這裡的好風光。


在水一方....熟悉的地方,遺落的角度。


萬里加投社區,老屋特有的味道。


越過金包里溪,進入金山,金山原名金包里,據信金包里之名源自於原來在此地生活的金包里社之音譯。1684年,台灣納入大清版圖,但台灣北部均未設防。1696年福建榕城火藥庫失火,郁永河銜命來台採集硫磺,他在所撰述的裨海紀遊中提到:金包裡是淡水小社,亦產硫,人性巧智。這是金包里知名首度出現在中文文獻上。日治時期,日本人源於金包里之名,取名金山。


除了硫磺,溫泉也是金山的另一個特色物產,但是直到日治時期,溫泉才躍上檯面,泡湯文化讓溫泉得以發展成為金山的特色,而硫磺卻急遽的走入歷史。除了商業的溫泉旅館與湯屋,金山有許多免費的社區浴室,水尾港所在的豐漁社區就有一座,許多識途老馬都會在溫泉浴室前的停車場露營,早晚都來泡湯。


豐漁社區還有幾棟老屋,斑駁的水泥牆,褪色的木門與木窗,單車旅人在鹹味的空氣中呼吸著漁村的意象。

動與靜,變與不變。
再美麗、再精緻的包裝,
都無法抵擋自然運行的力量。
夢幻泡影,如露如電!


水尾的秘境-光武坑道,有些新金山人也不知道的地方喔。

光武坑道連結水尾漁港及獅頭山公園,長達三百多公尺,是日軍於二戰期間所開鑿,但目前基於安全因素,已經禁止進入。


光武坑道旁,緊鄰山壁的奇特建築,旁邊還有一處較小的坑道。


週末的金山老街人山人海,為了避開人潮,我們離開水尾後就先來到老街,老街口的慈護宮俗稱金包里媽祖廟,鄉人尊稱為大廟。相傳嘉慶年間,有一尊媽祖神相漂流到野柳擱淺(現有媽祖洞),當地先民奉祀後很靈驗,參拜日眾,野柳先民欲建廟供奉,但媽祖指示建廟於金山,1809年,新廟建成,由野柳恭迎媽祖神尊鎮座。野柳人與金山人協商,決定每年請媽祖回野柳擱淺的海蝕洞中做客一天,讓野柳人祭拜,形成了金山媽祖到野柳做客的習俗。


剛好遇到外地的進香團,陣頭在慈護宮表演,進香隊伍也繞境老街。


金山老街也稱金包里老街,在清領時期是北海岸最熱鬧的街市,靠近慈護宮旁還有幾棟漢洋混合的老街屋,洋樓式的建築立面,中式的店舖門面,拱形的亭仔腳,在五光十色的商業老街中,這是唯一可以緬懷老時光的地方。


騎到老街中間,一處微微突起的區域,這裡其實是橫跨金包里溪的金聲橋,只有靠著地上的地磚顏色及微微的起伏可以辨識。當地人以溪流為界,將老街分為兩邊,西北邊到金山國小稱為「頂街」,東南邊到慈護宮稱為「下街」。昔日頂街與下街是兩派人馬,意見不合時會在金聲橋談判,甚至大打出手。

金聲橋邊有保安宮,是一座位於二樓的土地公廟。土地廟原來是做小廟,有小販在廟旁擺攤,生意興隆,乃捐錢蓋樓,落成後保安宮遷至二樓,一樓出租,租金用來維護保安宮的運作。


鑽入保安宮旁的小巷,這段街巷稱為福德街,其實是金包里溪加蓋而成,是為了容納更多的攤販所做的建設。福德街尾端可以見到金包里溪的河道,一旁就是溫泉公園,溫泉公園旁有免費的金包里公共浴室。


日治時期,日本人就已經設置了金山公共浴場,我們在老照片中看到的日式浴場已不在,只能從新建築的彷日式屋頂、及一旁的日本住宅中拼湊昔日的氛圍。


結束了市區的行程,往獅頭山公園方向挺進。


我們的目標是公園前的承天宮,看似一間普通的廟宇,卻是北台灣少見的鄭成功廟。1950年代,福建大水,有神像頭顱(推測身體是軟身)漂流至金山中角,有撿拾者帶回,要劈為柴火時虎口震傷,神像頭顱絲毫無損,後被村民攜回,有漁民在出海前去膜拜,滿載而歸,備禮答謝,村民聞風而拜,都很靈驗,於是架設草寮以表敬意,但卻不知是何方神聖。

村民就教村中漢學長者,經長者端詳,見神像類似鄭成功,就定為國姓爺,1956年建廟,以鄭成功在台設承天府,命名承天宮。因為神像頭顱是在農曆五月六日撿到的,所以每年農曆五月六日,承天宮都會舉行獨特的的海上繞境活動。


繼續沿著山路蜿蜒而上,穿越山腰的漁村民房,我們來到一處五星級的景觀點。看,我們坐擁整個磺港與金山灣!

磺港,一個充滿歷史印記的港口,17世紀初,西班牙人從這裡輸出硫磺,所以取名磺港。清末、日治初期,金山人挑著漁獲去販賣,越嶺的魚路古道起點就是磺港。

單車旅行,深入的探索,讓我們可以不同的角度看世界。


磺港漫遊,發現個人的漁村印象。

 
 


好壯麗的岩岸.....


很驚訝的發現,磺港內也有溫泉公共浴室,而且這間沒有時間限制,這是我們這次行程中的第三間溫泉公共浴室。


星期天,這麼好的天氣,這麼美的地方,怎麼沒有看到遊客。Maggie納悶著......但私心是竊喜的,幸好沒有遊客,我們可以漫遊原汁原味的磺港。


過磺港大橋後,找到此行的第四座公共浴室,也是此行中最大的一座,磺港社區公共浴室。除了男女各自獨立的兩棟浴室,靠近磺溪邊還有一座泡腳池。磺溪上的那座橋通往海水浴場,應該承載過幾代人的歡樂時光。


循著自行車道,穿過金山青年活動中心,騎進以前沒有注意到的小徑,從一處彎曲的小門穿出圍牆。圍牆外就是今天的第五座溫泉浴室,磺港社寮公共浴室。


磺清大橋前的漫波路。


磺清大橋上視野極佳,磺溪上還有人在水上飄呢。

>>>接續下篇>>>


※圖文來源:Eric的單車日記(本遊記報導由美利達自行車贊助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