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纏綿水沙連-私密日月潭(上)

Eric Chen
發表於2016/07/27
1,370次點閱
1人收藏
加入收藏

【休閒、進階路線-南投縣】

路線:三育基督學院-日月老茶廠-貓囒山步道-伊達邵-水社壩(里程 79 km,旅行時間 2 天,旅行日期:2015/12/04)

為了規劃一趟不一樣的日月潭行程,我們把目光從狹義的環日月潭拉廣到近代的水沙連,當焦點如此推移後,很快就能發現日月潭的周邊還有許多的亮點、故事、與祕境。為了要給女王一個輕鬆又驚艷的單車假期,我們直接開車到達魚池鄉,非目標的路段用4+2的方式悠閒飛過,景點的選擇也以偶像劇的場景為標準,以深度文化的文青路線為輔,就是要讓女王驚嘆連連!



偶像劇的校園

三育基督學院, 我們在此揭開偶像劇的序幕,優美的校園讓女王在浪漫中的氛圍中開始愉快的騎行。大門後方有迎賓的哲儒大道,三排筆直的大樹形成壯觀的綠色隧道,兩旁是大片的草坪,真是詩情畫意,讓女王騎進綠蔭中,在大道與小徑中來回取景,享受偶像劇主角的樂趣。

哲儒大道上,陽光時照時蔽,這幾天也陰晴交替,不禁啟人哲思,當下中年大叔似有所悟,立刻拿起手機,寫下了心情點滴:「天有陰晴冷暖,人有悲歡順逆,雨天時陽光仍在,低潮時自性仍亮,只要撥開雲霧與執著,就可透出心裡的光明。」


哲儒大道旁有一棵大樹,孤立在草坪的一角, 靜默地流淌著一股安靜的力量,讓人不自覺地仰望這天地的大美,諦聽宇宙無聲的說法,中年大叔又悟,再出一偈:「松林空山,雲淡風輕,煙雨紅塵,鏡花水月。」


哲儒大道的左側,隔著大草坪的另一側,還有一條榕樹隧道,樹蔭蔽天,有老校園的氛圍。


三育基督學院是屬於基督教復臨安息日會的教會學校,日治時期,原是日本人經營的中野農場,戰後由農林公司接管,新店的基督教復臨安息日會後來向農林公司價購,1951年創校。校方配合地方的觀光發展,開放部份時間供參觀,行前記得查詢最新的開放時間。

行政中心是一座老木屋,座落在大片草地上,猶如身處北美的曠野。木屋後有自然舞台、還有清幽的樹林,讓人流連忘返。



在魚池鄉市區用完午餐,我們要用實際的行動,支持年輕人的在地創業,空中的魚,一個對家鄉充滿眷戀與期待的品牌,魚代表著魚池鄉,結合長輩手傳的乳酪和在地的紅茶香,讓在地的創意糕點-紅茶乳酪蛋糕,可以悠游在空中。就是這種散佈在各處的燭光,點亮台灣的新希望。


日月老茶廠

離開魚池市區,爬上充滿茶香的丘陵,蜿蜒的來到一座與世隔絕的傳統茶場,日月老茶廠,老茶廠在山中呼吸著日月的靈氣,散發出飽滿的能量,好像張開雙臂的老母親,在深刻的歲月紋路中,讓旅人感受源自心靈深處的溫暖。


廠中製茶的老機器還是勤奮地運轉著,透過老窗格射入的光束,似乎凍結了廠內的水蒸氣,也將吸納日月精華的茶葉轉換成回甘的紅茶,陣陣的茶香撲鼻,真是一場視覺與味覺的饗宴。


一旁有一棟小建物,窗明几淨,花木扶疏,還需脫鞋才能進入,猜得出來是何用途嗎?是洗手間喔,真是五星級的!


後側是推廣展示區,簡潔俐落,幽雅清新,讓人尋門入茶道。側牆是老廠房的經典意象,外推的木格窗框,綠藤爬上白牆,無聲中述說著歲月的記憶。


貓囒山步道

滑過朝霧碼頭、水社碼頭,從日月潭北側的中山路270巷轉入今日的重頭戲-貓囒山步道。

貓囒山步道的前段,是通往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的聯絡道路。轉入270巷後不久,右側有一排共六棟的日式宿舍,這是日治時期魚池紅茶試驗支所的宿舍。魚池紅茶試驗支所創立於1936年,隸屬於台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是台灣大葉種紅茶的研究中心。這一排日式宿舍整建後維護得很好,可惜的是,只能遠觀,無法進入細細品味。這樣也好,沒有知名度、沒有人潮,沒有破壞,我們可以保留一處安靜的秘境。


魚池紅茶試驗支所就是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的前身,聯絡道路的尾端就是魚池分場。分場大門前的涼亭內,立有故技師新井耕吉郎紀念碑,這是日月潭畔的一段感人故事。


新井耕吉郎是日本群馬縣人,1926年進入台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平鎮茶葉試驗支所服務,期間參與「魚池紅茶試驗支所」成立地點評選任務,他發現魚池鄉日月潭一帶,日夜溫差大,濕氣充足,很適合種植紅茶,於是選定該址試種紅茶。

1936年,新井耕吉郎帶著全家轉調「魚池紅茶試驗支所」,自印度引進阿薩姆品種。也採集台灣野生山茶進行選育,不只成為台灣外銷主力之一,更成為向天皇進貢的「御用珍品」。戰後,政府有感新井耕吉郎其對紅茶產業的專精,請其繼續協助台灣紅茶試驗工作,新井慨然同意。新井視台灣為第二家鄉,一身奉獻給台灣紅茶,鞠躬盡瘁,早期魚池鄉的環境惡劣,妻子在此病故,兩個兒子也分別在15歲、1歲夭折,只有女兒於戰後返回日本。

1947年,新井耕吉郎也病故,為了感念這位台灣紅茶之父,國民政府首任的魚池試驗所支所長陳為禎,於1949年在試驗所茶園建碑,紀念新井支所長。


涼亭後方的山坡上,有一棟黑色的木構建築,那是茶葉改良場魚池分場內的製茶工廠,建於1938年,這棟紅茶廠房完全是仿英國在錫蘭的製茶場的設計,二、三樓廠房是以檜木建造,吸濕防水保溫。紅茶廠房呈東西走向,避免東西向的陽光直射,由南北側導入溫和的光線,立面開窗可調節溫度外,據說內部仍保存著英製的製茶機具,可惜改良場是不開放參觀的!


從中山路到茶葉改良所的警衛亭,第一段路雖然較長,但是平緩,是貓囒山步道較簡單的部分。涼亭的左側有階梯,因茶葉改良不開放,所以只能從這邊扛車上去,千萬別放棄,階梯後方會接回柏油路面,精彩的就在階梯後方。如果你實在沒力氣扛車,也沒力氣挑戰後段的陡坡,可將單車放在涼亭旁,徒步上攻。


階梯上方就是茶葉改良所的後門,之後一百公尺就是紅葉大道,紅葉大道綿延約200公尺。錫蘭橄欖樹,樹形優美,滿地的落葉更是浪漫!


紅葉大道中段開始就是無止境的殺人陡坡,一直到貓囒山頂的氣象站。中途有觀景點,趕緊藉機落地休息。


終於龜到貓囒山山頂,山頂視野遼闊,日月潭全景盡入眼底,可惜霧氣太重,不夠清晰。後來在地人告訴我們,日出後的那段時間,能見度較佳,午後雲霧裊繞的機會很高。也對,這種氣候才適合種茶啊!


下山,放慢速度,細細品味沿途的杉木林。回到紅葉步道,還是十足的浪漫!


伊達邵

選了一家湖邊的民宿,讓女王在窗邊就可瀏覽碧波潭景。


晚餐前一定不能錯過邵族的傳統歌舞。邵族是台灣原住民人數最少的一族,傳承不易,藉由傳統歌舞的演出,可讓旅人初步認識這世居日月潭的族群。

邵族人相傳,祖先在山中打獵,發現了一隻大白鹿,翻山越嶺一路追逐了好幾天,最後進入一片美麗的湖泊(日月潭),大白鹿縱入湖中消失,獵人們只好改獵山羌,在湖邊清洗山羌時,丟棄的內臟引來魚群爭食,獵人撈起湖中的魚佐餐,但覺美味可口。獵人們深感湖泊景色優美,又有取之不盡的魚產,是天賜的好居所,就帶著族人來日月潭定居。

1684年台灣設府,台灣府下轄台灣縣、鳳山縣、與諸羅縣三個縣。水沙連為諸羅縣所轄,首任知縣季麒光在「台灣雜記」中描述了水沙連的地理位置,此為日月潭最早的紀錄。1721年發生朱一貴事件,藍鼎元隨兄南澳鎮總兵藍廷珍平亂,留下「紀水沙連」,這是關於邵族最早的文字記錄,文中也詳細的描述了日月潭的景色、特產、及邵族人在拉魯島生活的狀況。


紀水沙連

自斗六門沿山入,過牛相觸,溯濁水溪之源。翼日可至水沙連內山。山有蠻蠻、貓丹等十社。控弦千計,皆鷙悍未甚馴良,王化所敷,羈縻勿絕而已。

水沙連嶼在深潭之中,小山如贅疣,浮游水面。其水四周大山,山外溪流包絡,自山口入,匯為潭。潭廣八、九里,環可二、三十里。中間突起一嶼。山青水綠,四顧蒼茫,竹樹參差,雲飛鳥語,古稱蓬瀛,不是過也。番繞嶼為屋以居,極稠密。獨虛其中為山頭,如人露頂然,頂寬平,甚可愛。詢其虛中之故,老番言自昔禁忌,相傳山頂為屋,則社有火災,是以不敢。

嶼無田,岸多蔓草。番取竹木結為桴,架水上,藉草承土以耕,遂種禾稻,謂之浮田。水深魚肥,且繁多。番不用罾罟,駕蟒甲,挾弓矢射之,須臾盈筐。發家藏美酒,夫妻子女,大嚼高歌,洵不知帝力於何有矣。蟒甲,番舟名,刳獨木為之,划雙槳以濟。大者可容十餘人,小者三、五人。環嶼皆水,無陸路出入,胥用蟒甲。外人欲詣其社,必舉草火,以煙起為號,則番刺蟒甲以迎,不然,不能至也。

嗟乎?萬山之內,有如此水,大水之中,有此勝地。浮田自食,蟒甲往來,仇池公安足道哉!武陵人誤入桃源,余曩者嘗疑其誕,以水沙連觀之,信彭澤之非欺我也。但番人服教未深,必時挾軍士以來遊,於情弗暢,且恐山靈笑我。所望當局諸君子,修德化以淪浹其肌膚,使人人皆得宴遊焉,則不獨余之幸也已。

水沙連內山,產土茶,色綠如松蘿,味甚清冽,能解暑毒,消腹脹,亦佳品云。


飯後找到的原住民特色小吃,小米紅茶豆花,大推!


漫漫水沙連

天色漆黑就把女王搖醒,帶著女王去體驗日月潭最美的時刻。日出前二十分鐘,我們來到水社壩,日出前偏藍的色溫讓日月潭籠罩在爵士的浪漫氛圍中,騎近岸邊,波平如鏡,遠山寒寺相映成趣,山光水色如詩如畫。曙光為淡清的天邊抹上一片粉紅,叢巒疊嶂,水氣氤氳。如此的湖光山色,宛如山水畫的意境!悠悠飄渺,水天相映。此時無聲勝有聲,用全身直接領受天地的能量與智慧。

下集待續......(點此前往下篇)


地圖、路線、軌跡、航跡及拍照地點

★ 地圖左下角的加減號可放大縮小,在地圖中持續按著滑鼠左鍵再移動滑鼠可以捲動地圖,點擊圖上的相機可以秀出照片的圖示,再點擊照片的圖示可以秀出照片。

★纏綿水沙連-私密日月潭(上):GPS航跡檔、軌跡檔(GPX格式)/請按右鍵點選「另存目標」下載。


※圖文來源:Eric的單車日記(本遊記報導由美利達自行車贊助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