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度百分比」表示一個坡的斜度。自行車比賽常用「坡度百分比」來代表爬坡的難度:
▲圖片來源:123RF
坡度百分比的計算:「垂直爬升高度」除以「水平面的移動距離」×100%, 但實際上,「水平面移動距離」很難實測,往往會用「實際騎乘距離」來取代計算。在坡度≤10%時,用「水平面移動距離」或「實際騎乘距離」帶入公式,產生坡度百分比的誤差非常小;再加上「坡度百分比」通常只是一個參考值,所以大家會採用比較簡單的方式去計算,而不會計較那一點點的誤差。
▲圖片來源:123RF & Cooper
有些人常把「坡度百分比」-Slope Percentage與「角度」Slope Degree搞混。
角度10∘= 坡度百分比18%
角度30∘= 坡度百分比58%
自行車比賽偶爾會看到30%的變態坡,讓職業選手騎到幾乎定竿;但若把30%說錯成30∘,這種30∘的坡,請汽車來爬,都不見得爬得上去,更何況是自行車。所以在說明坡度時,要注意所使用的單位。
有人會把「平均坡度」當作爬坡難易的單一參考依據;但實際上山路一定有起起伏伏,平均坡度只能作為加總之後的平均數值,實際路線的難易度往往還得參考海拔高度差、上下坡比例等去判斷,才具有意義。
以下圖來說明,兩條路線有相同的「平均坡度」值。若只單看平均坡度,會以為兩條路線難度一樣;但實際上,A路線只有一個坡要爬,但B路線因起伏關係,須爬兩個坡,且最後一個坡度還特別陡。兩條路線的難度一定有差異的。
▲圖片來源:123RF & Coo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