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公路車把手種類與推薦

Kuma
發表於2018/04/09
32,832次點閱
2人收藏
加入收藏

有在組車或是想要升級套件的車友,一定常常看到小彎把、人體工學把這類的名詞。這些都是依據把型來作為分類,而依據把型可以大概分為三種:

  • 小彎把 (Compact Handlebar)
  • 人體工學把 (Ergonomic Handlebar)
  • 傳統把 (Classic Handlebar)

而分類的基準則是依據車把的「Reach」與「Drop」來作為分類依據,Reach 指的是彎把的前伸量,為上把的中心到最前端的中心距離。同樣的安裝位置,Reach 越小的彎把,變把的位置也就越靠近自己。

而 Drop 則是下沉量,為上把的中心點到彎把末梢的中心點垂直距離。Drop 值越大,握下把時身體也會更趴。

▲Reach 及 Drop 判斷位置。(圖片來源:Kuma)


小彎把 (Compact Handlebar)

小彎把指的是 Reach 值一般小於 80mm,Drop 值一般小於 130mm。這種把型為目前最常見,也是最多人使用的,算是適合常爬坡、核心肌群不夠強以及小手車友等族群的良兵利器。因為 Reach 與 Drop 較小,在握下把進行衝刺或是在下坡握下把時,對於煞車以及變速來說,對全身的負擔比較小(也就是時間拉長後比較不容易腰酸背痛)。

目前大多數的品牌都有做這種的彎把,如 FSA、Zipp、ITM 等品牌都有做,而義大利品牌 Deda 知名的 RHM (Rapid Hand Movement) 把型,也是由小彎把來作為基礎範本的,號稱可以快速的切換握上下把的模式,我自己用起來感覺是跟一般的小彎把感受差異不大。(Reach:75mm, Drop:130mm)

▲ITM 小彎把(Reach:70mm, Drop:125 mm)。(圖片來源:Kuma)


人體工學把(Ergonomic Handlebar)

人體工學把在單車熱時,流行過一段時間,但現在幾乎都被小彎把給取代了。 人體工學把的特色在下把會有明顯的分成兩段。而 Reach 及 Drop 值比小彎把稍微再大一點。這種把型算是比較適合衝刺類型或是長距離的平路巡航車友使用,因為 Drop 較大,在握下把時身體較趴風阻也稍微會小一點,若下把抽車時手臂內側也比較不容易撞到上把的外緣。

但我認為其實這種把型稱為人體工學把也蠻詭異的,畢竟現在的把手都有做人體工學~

▲人體工學把的下把有兩個轉折處。(圖片來源:Kuma)


傳統把(Classic Handlebar)

這個算是目前最少見的,之所以稱為傳統把,正是因為歷史最悠久。傳統把現在除了在國際賽事上有一些選手有使用( Peter Sagan 的彩虹戰車就是配製傳統把)外,幾乎都是鋼管車及一些通勤用的彎把車在使用。

除了 Drop 較大外,筆直的下把也是一個非常獨到的特色。雖然筆直的下把非常適合握下把,但因為彎曲處安裝便把後會呈現一個蠻詭異的角度,因此使用的人數真的不多。

▲筆直的下把與很大角度的彎曲處。(圖片來源:Kuma)


許多人都認為市面上不是也有許多空力把、橢圓把之類的把型嗎?但其實那都只是在基礎把型上做出一些特色差異,來讓手把的選擇有著更多的多樣性。像是 3T 的空力把手,雖然有著相當大的 Reach 及 Drop (Reach :113mm, Drop : 139mm),但是把手類型卻是類似小彎把。且許多品牌空力把手雖然設計的方向是要減少阻力,但是否真的有效這就有待商榷了。(3T 也沒有保證說使用 Aero 版本的把手,在一定的距離內能夠有效減少秒數。)

▲ 3T 空力把手。(圖片來源:Kuma)


彎把的材質基本上可以分為「鋁合金」與「碳纖維」兩種,而鋁合金又有抽薄的程度及使用的鋁材不同的差異。一般來說都認為碳纖的會比較輕且吸震效果佳,鋁合金的比較重但較安全。

雖然鋁把會有汗蝕的問題,但也不用擔心摔車造成斷裂的問題。因此一般來說大家都會推薦鋁合金的把手而不是碳纖維的把手。我自己也有因為倒車而造成碳纖把手斷裂的經驗,因此真的覺得碳纖把真的不是那麼的必要…。如果想要吸震性較佳,可以考慮使用鋁把搭配矽膠的握把帶,也是有著相當不錯的吸震效果。

許多人都在挑彎把時,除了材質都只挑選把手寬度適合自己的,但其實選對把手的形狀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柔軟度不好的車友,選好車架後選了一個 Reach 很長的人體工學把,不僅讓自己騎車騎得不開心,時間一拉長對身體的負擔也很大。因此若要升級或是更換把手,在資訊不夠多的前提下還是乖乖去趟車店,請車店協助自己選購才是最安全的~


<<<觀看更多文章>>> 

<<<查詢完整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