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旅】縱騎新莊三百年的燦爛時光(上)

Eric Chen
發表於2018/02/07
3,659次點閱
1人收藏
加入收藏

【休閒路線-新北市】

路線:慈佑宮-新莊郡役所-响仁和鐘鼓廠-地藏庵-新莊神社-阿瑞官粿店-廣福宮-文昌祠-五十七崁-老順香糕餅店-戲館巷-碧江街-潮江寺-米市巷-林泉成古厝(里程36km,總爬升180m,旅行時間8小時,旅行日期:2018/01/13)

新莊的大航海時期,源自於17世紀末台北盆地的一場地震,盆地西北邊陷落成台北湖,讓新莊變成天然良港,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北台的政經中心從淡水八里坌轉移到新莊,唐山的社船可直航新莊,來自艋舺、松山、大溪的小船都會到新莊交易,新莊還開築了兩條山道通往桃園,集海運、河運、陸運中心於一身。如此豐富的歷史與人文深度促使我們規劃了這趟單車旅行,我們循著先民開墾新莊平原的足跡,從台北湖的水路開始騎行,騎進新莊300多年的歷史餘溫中,感受常民的愛恨情愁,品嚐傳承數代的傳統美食,最後終結在兩條堆疊了三個時代的山道中。



1730年,林耀祖離開糧食短缺、謀生不易的家鄉漳州,從廈門登上戎克船,經過數日的航行,穿越險惡的黑水溝,終於看見了陸地,沿著淡水河進入北台灣,過了狹窄的干豆門以後忽然間豁然開朗,船前就是台北湖,沿著大湖往西南航行,開進了新莊港,這裡是新莊平原的門戶,林耀祖就要加入拓墾新莊平原的行列了。

一府二鹿三新莊,早期移民先從南台灣開始拓墾,林耀祖知道現在中台灣與南台灣的機會少了,所以選擇了發展中的新莊。 林耀祖看到,新莊港千帆林立,宛如螞蟻雄兵般的碼頭工人,從社船上搬下布帛、菸、茶、日用品、與建築材料,再把一袋袋的稻米搬上船。林耀祖心想,這麼多稻米,果真是一片肥沃的土地,應該沒有來錯,新莊應該是北台灣發展中心,一個充滿機會的地方。扛著簡單的行囊下船,穿過熙來攘往的人群,眼前浮現熟悉的宮廟建築-慈祐宮,熟悉的媽祖也渡海來台了,雖然這是一片陌生的土地,但有媽祖相隨庇佑,心也就安定多了。

(這篇遊記發表後,新莊在地藝術工作者簡文仁先生,在我的臉書上分享了他創作的新莊港畫作,簡先生就住在新莊老街上,家族世居新莊兩百年,徵得他的同意,讓我在遊記中分享昔日千帆林立的新莊港。)


我們循著先民的足跡,從當時的干豆門(關渡大橋),騎經台北湖中的蘆洲、三重,進入大漢溪左岸的自行車道,騎到新莊的利濟橫移門,昔日的新莊港就在利濟門前。


從利濟門進入新莊老街區,熱鬧的人群後方佇立著慈祐宮,我們彷彿見到了300年前先民眼中的新莊街,見到了林耀祖眼中的媽祖。

也許你會很驚訝,新莊曾經這麼發達嗎?不是說一府二鹿三艋舺嗎,怎麼會變成三新莊呢?沒錯,一府二鹿三艋舺是現代的說法,正確的說這種說法應該從19世紀初開始,在18世紀時,大約有四分之三個世紀,新莊是執北台灣之牛耳,當時的新莊港千帆林立,新莊街則千家煙火。


在新莊港千帆林立之前的新莊又是何等模樣呢?最早記錄台灣的一本遊記是裨海記遊,1697年,作者郁永河從福州到安平,再北上,由淡水港進入臺北盆地的北投地區採磺。當他航行到今日的關渡大橋前時,留下這樣的紀錄:「前望兩山夾峙處,曰甘答門,水道甚隘,入門,水忽廣,漶為大湖,渺無涯涘。」

郁永河筆中的大湖被現在的地質學家稱為康熙台北湖,康熙中期以前,新莊泰山五股三重蘆洲原是連成一片的新莊平原,1694年康熙三十三年,台北盆地發生一次大地震,盆地的西北邊三重蘆洲社子一帶陷落,形成這個大湖泊。

郁永河也寫到,他採硫時得到原住民的協助,也曾以酒及糖丸宴請23社的頭目,包含麻少翁、武溜灣、巴琅泵等社,巴琅泵就是指今日的大龍峒,而武溜灣就是居住在新莊的凱達格蘭族的一支部落,又名武朥灣社,這是當時新莊的住民,郁永河提到,當時的北台除了守衛的官兵、與少數的採礦人,沒見到其他漢人。

(雍正時期的台北湖,右側中下就是新莊平原,翻拍自康熙台灣輿圖)


可以確定的是,清領初期清政府禁止大陸人民渡海,1691年康熙三十年以後海禁漸漸寬鬆,渡台移民日漸增多,從台南逐漸向北部發展,後來許多新移民更是由廈門直渡淡水,這個時候淡水與對岸的八里坌是北台灣的政經中心。

新莊的發展也得利於台北湖,這大湖泊成了淡水港的內海,大船可以駛入臺北湖,新莊位於台北湖的凹岸,成了絕佳的內港,再加上新莊平原物產豐富,自然吸引更多船舶與移民。到了乾隆年間,鹹水漸漸退出台北盆地,關渡以內已是淡水,淡水港因為在河口,屬於鹹水水質,大船停靠卸貨時易有海中生物附著船底,危害船身,所以大船開始順著台北湖的水流改到新莊港停靠,漸漸開啟了新莊港的時代。

(下圖翻拍自新莊市志,王冬海先生提供)


1715年胡焯猷「胡林隆」墾號來墾,開航「社船」,廈門新莊有了官方允許的固定航班。1733年,興築新莊通往龜崙嶺到桃園的山道,新莊成了海路水路陸路的集散中心。1750年八里坌巡檢司移駐新莊街,新莊街成為北台的政經中心,1767年八里坌巡檢改稱為新莊巡檢。1790年新莊巡檢改為新莊縣,新莊達到極盛時期。

經過近一百年的沖積,台北湖消退殆盡,新莊港也面臨淤積的命運,大船紛紛改停艋舺,終於,在1809年新莊縣丞改名為艋舺縣丞,新莊從政經中心漸漸回歸為農業城鎮。


跨入慈佑宮廟埕,街上的喧囂漸漸淡去,時光迅速地倒轉,三川殿1967年重繪的門神是薪傳獎大師陳壽彜與許連成的對場作,無論是神將或宮女的神韻與服飾都細緻動人。

正殿一對簡樸的單龍蟠柱,是來自唐山的雕刻,屬清朝中葉的風格,據說全台灣只有兩對,另外一對在台南的大天后宮。


後殿的過水廊上鑲著乾隆到道光年間的木匾碑記,極為珍貴。

翻閱慈祐宮的介紹摺頁,裡面提到,慈祐宮創建於1686年,這種說法是來自於連橫所著的台灣通史,但根據現在的相關資料佐證,這種說法較不可信。郁永河曾提到,當時的北台除了守衛的官兵、與少數的採礦人,沒見到其他漢人。他採硫時曾請23社的頭目,包含武朥灣社,這是當時新莊的住民,所以台灣通史所主張之慈祐宮創建年代讓人質疑。

根據廟內1873年所立的《重修慈祐宮碑記》中所記載:「慈祐宮者當雍正七年闢是地即建是宇」,可以推斷,慈祐宮至晚應於雍正七年(1729)已經修建,也許在1715年,胡焯猷「胡林隆」墾號來墾,開航社船後不久就有草廟,但到1729年才有堅固的建築。所以,文化部的古蹟資料認為,新莊慈祐宮的創建晚於1712年建廟的關渡宮,慈祐宮是新莊最古老的廟宇,是臺北地區僅次於關渡宮的第二古老媽祖廟。 弄清了慈佑宮的創建時間,等於知道了新莊發展的大概年代了。


注意看,新莊老廟當然要用在地的鼓,响仁和鐘鼓廠出品。


慈祐宮保留的最古老牌匾,乾隆四十四年,己丑科進士龍岡沈鴻儒所獻的「德參天地」匾。


宮內耆老特別引領我來看看正殿後方,天井下的地板,自豪地告訴我,這是古早留下來的,下再大的雨都不會積水。原來,這地板往四方傾斜,四邊的地板下方有水道排水出廟,在那個沒有下水道的年代,廟宮竟然已經有了這樣的設計。


通常,老街市的廟前都是最有活力的地方,一出慈佑宮,女王馬上見獵心喜,兩個傳統喜餅入袋,我早有準備,大型的後背包,加上10公升的座墊包,只要女王喜歡的,通通帶回去。


用單車閱讀新莊前,先來瞭解一下日治時期的新莊,金子常光這張新莊郡大觀是最好的著手處,不只新莊街上主要的據點一清二楚,還有附近鄉鎮的老地名、設施、與地形。

(1936年,金子常光繪,1995年遠流出版社重製)


慈祐宮前的新莊路就是新莊老街,又稱新莊廟街,新莊的街市從慈祐宮往兩旁發展,昔日著名的五十七崁,就是先民在慈祐宮西側到武聖廟間興建的57家商店,這可說是新莊街最早的都市計畫。

我們先往慈祐宮東邊走,慈佑宮旁是新莊市農會,日治時期這裡是新莊街役場。隔街有一棟老建築-新莊分局,在日治時期是新莊郡役所,對照一下老照片可以知道,目前的新莊分局是原來郡役所中間部分的建築,郡役所兩側的2樓建物都已拆除。據說郡役所內有水牢,跟新莊分局的員警打探,他說水牢已經封起來了,他也都沒有看過!

(老照片翻拍自開台尋跡)


繞到新莊分局後面的巷子,這裡有大片的日式宿舍群,可惜的是沒有維護。還有一棟非常寶貴的建築,附屬於新莊郡役所的武德殿,這是雙北地區僅剩的武德殿了,以往沒有保護古蹟的觀念,新莊武德殿有很多局部修改,又因為長期沒有維護,屋況不佳,目前已經用鐵皮全部包起來,只剩下牆面還可以辨識。

老新莊人的時代記憶,應該都快要拆除了。


前進到大觀路,短短的大觀路聚集了許多傳統行業,鐘鼓工廠、檜木桶。


大觀路中正路口,一家很特別的「神明的店」,眾神都在這裡置裝。以前這一帶被稱為鹽館,1782年,板橋林家的林平侯隨父林應寅來臺,在新莊定居,隨父一起從事米鹽生意,當時的鹽是專賣,人民不能自由買賣,所以稱為官鹽,林家取得專賣權在這裡賣鹽,人稱鹽館。


中正路右轉就是响仁和鐘鼓廠,响仁和是由阿塗師創建於1929年,現在是由第二代傳人王錫坤負責。王錫坤原來學的是企管,父親因病驟逝,發願延續父親的製鼓技藝,帶著模糊的印象從頭開始摸索,製鼓技術從陌生到熟練,從工藝再到藝術,現在不只是新莊在地的傳統技藝,也是享譽全球的品牌了。


响仁和的對面就是新莊國小,這是一所老學校,他的前身是日治時期的新莊公學校,如果還要把時間推到清領時期,這裡可是一座火車站喔!什麼,新莊有火車?沒錯!清領時期新莊有鐵道,這個火車站叫做海山口停車場,還記得劉銘傳在台灣北部蓋的鐵路嗎?劉銘傳的鐵路從基隆進入台北市,過台北站後先向北折到現在的捷運大橋頭站附近,經由台北橋過淡水河,經過三重、新莊,爬上龜山再到桃園,新莊到龜山這一段走的是龜崙嶺新道,日治時期,鐵路改道走板橋、浮州到樹林、鶯歌,才到桃園,新莊、龜山這段鐵路拆除後,就成了省道的前身。


新莊國小東側是建於1757年的新莊地藏庵,清初的墾戶與官方在此設立義塚埋葬客死異鄉的無主枯骨,所以又稱大眾廟,是新莊四大老廟之一,也是新莊香火最旺的廟宇,大眾廟每年農曆五月初一的遶境祈福是新莊地區最熱鬧的大拜拜。


地藏庵因為屢次改建,所以沒有列在古蹟名單中,但是這裡還是有許多珍貴的寶物,山門前有兩隻日本時代的狛犬,狛犬的銅錢上刻著昭和的年號。


山門後的參道前段都是日治時期的石燈籠,這些,石燈籠與狛犬都是從一旁的新莊神社連夜搶搬過來的,在當時的政治氛圍下,他們可能連同神社建物一起被拆毀。


我們進到地藏庵南殿的2樓,這裡有比石燈籠與狛犬更珍貴的文物,猜猜是什麼?


最能代表新莊神社的大小兩座神轎也被連夜搶搬到這裡,立在觀世音菩薩的兩側,神轎製作精細,手藝讓人驚嘆!注意看,大神轎上還有新莊神社的牌匾喔!


從地藏庵的山門往右邊看,新莊農會的高大建築很難不讓人側目,這裡原來是日治時期的新莊穀倉,當時的新莊平原滿是稻田,是台北州的米倉,所以台北州把農業倉庫設在新莊。


你一定很好奇剛剛提到的新莊神社在哪裡?往東過了新莊農會後,明中街的開頭,筆直延伸到後方的和泰汽車廠房,這條聯絡道路就是昔日新莊神社的參道,和泰汽車廠房就是新莊神社遺址。下圖是當時新莊郡的國語讀本,畫的就是新莊神社。


穿越中正路再回到新莊路,尋找在地人也大推的阿瑞官粿店,「阿瑞官本來著唐山,唐山歹景氣,搬來新莊竹仔市,街頭街尾喊食卜粿。」店內這首歌謠描述的就是這家百年老店的始祖蘇瑞。傳承五代的製粿技術已經成了老新莊人的味覺記憶,芋粿、草仔粿是傳統的老味道,扎實Q彈。新進研發的南瓜粿,鹹甜交錯,很有層次感。


老新莊人會說新莊有三寶:大鼓、豆乾、麥芽糖。全盛時期,新莊約有20幾家麥芽糖工廠,現在還有一家翁裕美商行屹立在老街上,這家經歷三代經營的百年老字號,創立於1901年,開台主翁成源從福建來台,利用家鄉的製糖手藝與新莊的優質米,製作出又純又香的麥芽糖,因為天然純正,所以,許多藥商都指名向翁裕美商行進購麥芽糖原料。問了價格,女王直呼好便宜,本來要補上幾罐,「背起來很重耶。」女王聽到了,一罐入袋。


再往西行,有一座廟擋住新莊路的一半,這一定是一座福德祠,台灣的許多老街都有這樣子的土地公廟。先民習慣在街頭街尾建立土地公廟,鎮守街市,護祐當地,也守住財氣。

這座福德祠號稱新莊的土地公頭,是新莊最古老的土地廟,廣福宮中的奉兩憲示禁碑就證明,這座福德祠在乾隆十三年以前就已經存在了。

廟中供奉著土地公與土地婆,有土地婆的福德祠都是很早期創建的!


福德祠旁就是新莊廣福宮,是一座三山國王廟,三山國王是廣東潮州人的守護神,是客家人在新莊留下的足跡。

因為昔日閩粵械鬥不斷,當時管理廟宇的劉氏先民在廟內立了奉兩憲示禁碑,公告官府明令制止械鬥滋事,無奈幾次激烈的閩粵械鬥以後,客家人退出了新莊平原,遷居桃園。


三山國王廟改名廣福宮,應該是希望閩粵和平相處之意,少了客家人的香火,廣福宮的修建就沒有那麼頻繁,因此保留了較樸實的原貌,雖然是在1780年才建廟,卻是新莊地區唯一的二級古蹟,算是因禍得福吧。

廟埕中還有一口井,新莊港發達時這裡是挑夫船夫的休息處,這口井就是供給他們飲水梳洗之用。


新海橋下,城市的邊陲,這裡的時間似乎凍齡在1970年代!


文昌帝君的祭祀反應了一個地方的文風,清朝初年,慈祐宮就配祀文昌帝君,有一次慈祐宮重建後有餘款,就為文昌帝君另立新祠。新莊文昌祠原在慈佑宮旁,後來才遷到現址。

文昌祠中的楹柱都不見對聯,這跟孔廟的傳統很類似,有誰敢在孔夫子和文昌帝君前賣弄文章呢?


再回到新莊老街,靠近新海橋的街角有一家百年老店,金合和糕餅店,四代相傳的老味道,油亮的鹹光餅是敬拜的必備品,還有各式的傳統糕點,我們還發現做成喜餅狀的沙琪瑪,這可是第一次見到!


回到慈佑宮前,望向利濟橫移門,想像新莊港時期,千帆林立、千家煙火的盛況。


利濟街東側是新莊市公有零售市場,在日治時期,這裡有新莊圖書館、與新莊市場,地方的發展總是沿襲著一定的脈絡。三百多年來,慈佑宮前的買賣幾經更替,但常民的生活並沒有多大的改變。


進入五十七崁,這段街區始終是新莊廟街最繁榮的地帶,這張日治時期的老照片可以窺見昔日的風華,老實說,我覺得比今日更美,更有質感。


另外一家百年老店老順香糕餅店位於五十七崁中,鹹光餅當然是熱門產品。花生龜、花糕、綠豆糕等是新莊人必備的佐茶點心,金牌鳳梨酥是老順香的獨門產品,壓成扁平狀的金牌模樣,拜拜、送人都討喜!


轉入新莊路359巷,這條窄巷是有名的戲館巷,有名的小西園布袋戲團就是發跡於此,昔日這裡聚集了多位老師傅,許多藝旦間的藝妓會來這裡跟老師傅學戲,才有了戲館巷之名。

戲館巷還有幾棟老建築默默地享受著鬧市中的寂靜,從門楣上鑲的磁磚彷彿還可看見那流失的風華。


戲館巷尾就是碧江街,從街道上的老樹與街道上的房舍判斷,這應該是一條老街道,沒錯,這是新莊最早發展的街道,因為較靠近大漢溪邊,容易淹水,所以後來才往新莊路發展。


碧江街上有一座古樸的小廟,建於1935年的潮江寺,這是一棟融合閩式、和式、與巴洛克風味的建築,一樓供奉福德正神,二樓供奉觀世音菩薩。新莊港時期,這裡是搬運米糧工人休息工寮,漳泉械鬥的時期,新莊的泉州人在工寮上搭設瞭望台,防範對岸板橋的漳州人。


小廟內也很有可觀性,狹窄的木梯、柵欄式的推窗,都是古老的建築語彙。花瓶欄杆露台為這小廟添加了異國風味。


日治時期最頂級的紅磚 - TR磚,虔誠的心建寺,建材總是用最好的。


潮江寺正對著新莊路387巷,這是有名的米市巷,新莊港時期,包括板橋林家的許多糧商都在此設立糧行,把新莊平原生產的米糧輸往大陸。目前巷仔內還可以看到一兩座老建物。


回到老街的五十七崁,瑞香堂的麻油香吸引著我們,這是一家有信譽的老油行,由李茂林於1932年創建,老新莊人可能還會想起小時候拿著玻璃瓶到茂林伯店裡打油的情景,雖然瑞香堂的工廠已經搬到南部,但老人家還是守著起家厝,販賣著工廠運回的產品,店內還保留著古老的打油器具、及古老的秤,新新人類可以來見識一下!


斜對面是林泉成古厝,這是新莊老街上少數保存完整的老屋,樓頂的山牆有典型的巴洛克式裝飾,中間鑲著十德堂的堂號 。

一樓是典型的閩式街屋,有拱圈結構的亭仔腳,正面一門二窗、左右對稱,店窗是用長條窗板拼成,我們剛好看到一邊窗板已拆卸,另一邊還維持拼裝的對照狀態,窗板拆卸的一邊再把前方的擋板也放平,就成了櫥窗或展示架,客人的視線可直達店內,擋板上可放置促銷物品。


一下子騎了三個時代,餓了吧!緊鄰武聖廟西側有飄香60年的林記香菇肉羹,沒有招牌的低調老店,是在地人會光顧味覺記憶。招牌赤肉羹用料實在,味道四平八穩,沒有驚喜,就是傳統口味。


給我們驚喜的是對面的中一四神湯,雞肉飯甘甜滑口,骨仔肉湯是四神湯口味,這是我們第一次嚐到如此的風味。


常民食物消化得快,但三百年的大菜得要好好咀嚼,中場休息,下集再分享更多你不知道的新莊燦爛時光!


地圖、路線、軌跡、航跡及拍照地點


★ 地圖左下角的加減號可放大縮小,在地圖中持續按著滑鼠左鍵再移動滑鼠可以捲動地圖,點擊圖上的相機可以秀出照片的圖示,再點擊照片的圖示可以秀出照片。

GPS航跡檔、軌跡檔(GPX格式)/請按右鍵「另存目標」下載。


※圖文來源:Eric的單車日記(本遊記報導由美利達自行車贊助提供)

※延伸閱讀:【騎旅】縱騎新莊三百年的燦爛時光(下)


<<<觀看更多文章>>>

<<<查詢完整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