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台北深旅行-首部曲(上)

Eric Chen
發表於2016/08/10
3,506次點閱
0人收藏
加入收藏

【入門路線-台北市】

路線:機械局-北門-撫台街洋樓-台北公會館-總督府-勸業銀行舊廈-臺灣總督府博物館-臺大醫院舊館-濟南長老教會-臺北州廳(里程 26 km,旅行時間 7 小時,旅行日期:2015/08)

台語經典老歌「月夜愁」,唱出了1930年代台灣新興的自由戀愛風氣,也唱出了當時台北的風景。我們循著歌詞與老照片,騎訪最熟悉又最陌生的台北,看這個盆地如何從300年前的台北湖演變成萬丈高樓,看兩位清廷大丞的鬥爭如何讓台灣南北反轉。也要還原艋舺激烈械鬥的現場,看它如何造成台北經濟中心的轉移。當然,不能錯過台北建城的點滴,還有隨處可見的日治和風。兩百多年的人文軌跡,是先民留給我們最窩心的溫度,讓我們騎閱清廷建造的最後一座風水城垣,品嚐台北濃厚的歷史底蘊。



我們選在捷運北門站出發,因為這附近是許多歷史交疊的場域。捷運北門站一號出口就位在清領時期的機械局上,東側有日治時期的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東南邊是台北城的北城門,也是五座城門中唯一原貌保存的城門。如果考慮歷史的流暢性,應該從北門開始談起,但考量路線的流暢性,我們還是先拜訪完機械局再入城。


機械局

捷運北門站一號出口,塔城街西側的廣場,可見清領時期機器局四進衙門遺構。機器局就是火車及槍砲的修理工廠,是劉銘傳主政時期重要建設的一環,也是台灣現代化的濫觴。雖然從古地圖可以知道,這裡是清領時期的機器局遺址,但地面已無遺跡,沒想到捷運松山線施工時,竟從地底挖出遺構,今日得在廣場上以此遺構想像當年的規模。


沿著忠孝西路西行,鄭州路38巷口有一大片空地,空地後方,西寧北路1巷就是日治時期的鐵道部部長宿舍,從建城初期,北門城外有一座接官亭,接官亭西側,也就是塔城街、忠孝西路、西寧北路、鄭州路這塊區域,在當時還很荒蕪,1885年劉銘傳在此建造臺北機器局,鐵道部部長宿舍原為劉銘傳的外籍顧問宿舍,1932年才重建作為鐵道部部長宿舍。


從鄭州路38巷進入這片歷史場域,老台北人應該很有感觸,二、三十年前,這條巷子是台北最有名的牛肉麵街,便宜又超大碗牛肉麵、與一包包鮮豔的果汁,填飽了五六年級生無底的胃!現在只能從現場拉下的鐵門還原年少的浮光掠影。2005年,位於鄭州路38巷的牛肉麵街被拆遷,多家攤商移往周遭的店面繼續營業,有兩家遷入38巷旁的巷子,隱藏在鬧市綠林中的庶民食物,真正的巷仔內美食。


年少時視線的焦點是路旁的正妹,現在注意的是斑駁的外牆,這堅固的石牆應該大有來歷,應該是日治時期拆除的台北城牆石,拿來再利用的。


鄭州路38巷最讓人發思古幽情的建物就屬這一棟,門牌號鄭州路38巷9號。這棟兩層樓的紅磚建築約建於1885年,原是機器局的第五號倉庫,日治初期做為砲兵修理工廠,再轉為鐵道部及鐵道工場。後來工場遷出,改建為鐵道部宿舍,每層有8間,屋頂舖日式黑瓦,並增建太子樓。


隔壁的日式宿舍,獨門大院,曾是鐵路局局長宿舍。歷史建物如此荒廢,真是讓人感嘆。往東南邊望,相差近一世紀建物形成強烈對比!


臺北火車碼頭

往北走,鄭州路對面的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原是鐵路醫院,清領時期,這裡是「臺北火車碼頭」,是劉銘傳所建的第一段鐵路(基隆到新竹)的台北站,日治時期,曾短暫作為淡水線鐵路發車站,後來改為專營貨運的驛站,服務了20年,才由新落成的樺山貨物驛所取代。

臺北火車碼頭,是一座棚式的車站,這種歐式的站體是亞洲少有的車站形式。下圖是1895年日本人所繪製的臺北及大稻埕‧艋舺略圖(來源:中央研究院 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圖上有臺北火車碼頭的位置。


回到塔城街,騎到北門的北邊,我們要進城了。


台北城

台北城是清朝、也是台灣、最後完成的一座風水石城。建城的遠因可追溯到1874年的牡丹社事件,這事件讓清廷意識到日本的野心,也認清了臺灣戰略的重要,一改消極治台的政策。1875年, 欽差大臣沈葆楨來台,把清廷大力推動的自強運動也搬到台灣,除了軍事建設外,還上奏「台北擬建一府三縣」(此處的台北是指北部地區,以當時的用語就是台灣北路),建議將大甲溪以北再設一府治理。當年十二月,台北府奉旨獲准設立。

沈葆楨原想在艋舺設立府城,但爭論不斷。 1878年,台北府第一任知府林達泉選定艋舺與大稻埕間的荒地建築臺北城, 1878年,陳星聚接任知府,開始城內官署的建設,但因臺北盆地沈積土質過於鬆軟(別忘了,康熙時期,台北盆地還一度下陷成為一座大湖),不耐城牆磚石重壓,所以先在城址上植竹培土。1881年,岑毓英任福建巡撫,渡台籌防。1882年元月,岑毓英招募了廣東工匠百餘人來台築城,親臨勘履,劃定基地,後因奉調雲貴總督,臺北城興建交由台灣兵備道劉璈處理。


劉璈有築恆春城經驗,風水的觀點與岑毓英不同,下令,舊定基址均棄不用,更改城基方向,順時針旋轉13度。岑毓英原以北極星為基準,使南北軸線有所依據,城內街道成正十字交叉。劉璈的設計讓北城牆有七星山倚靠,但不改變城內中軸線(重慶南路),仍對準正北。

1884年,台北城完工,城牆座落的基址就是今日的忠孝西路、中山南路、愛國西路、中華路,這個矩形範圍內就稱「城內」,台北建城約使用了六十多萬塊城牆石,這些石材大部分來自內湖的金面山。依清制,府城可設八座城門,但清法戰爭戰鼓頻催,又缺經費,所以台北城只設了五座城門,分別為北門「承恩門」,南門「麗正門」,小南門「重熙門」,東門「景福門」,與西門「寶成門」。


北門-承恩門

傳統上,中國的城池均以南門為正門,但清廷的官員到台北履新,無論經淡水走水路,或經基隆走鐵路,都會在北門外的接官亭換乘轎子,仕紳也在接官亭迎接,然後經北門進城,所以北門雖然城樓規模不及南門,卻有很重要的地位。

城門上有門額,門額分內外,內門額通常直接以方位命名,如「北門」「東門」等,外門額是進城的門面,會以寓意命名,猜猜看,「承恩」的含意為何?


城門外有一塊「巖疆鎖鑰」匾額,可知它的悲慘身世?

為了增強防禦性,較大的城都會在城門外修建半圓形或方形的護門外廓,稱為甕城。甕城城門通常與主城門不在同一直線上,以避免長驅直入。 北門甕城為方形,外廓城門約在主城門的東北側,「巖疆鎖鑰」是甕城的門額,日治時期,日本人拆除甕城,甕城的門額流落成為總督官邸(今台北賓館)涼亭的礎石,戰後移至新公園陳列,1998年重回現址。


北門採封閉式的碉堡構造,城門樓與城門座合為一體,增加堅固性。仔細觀察城門洞的結構,內外拱圈大小不同,外拱圈較小,目的在增加防禦性,中間有一段平頂,是城門開合空間,上下有門臼孔,門板厚實,外覆鉚釘鐵皮防火攻,平頂上方留有長條石縫,可能作為立閂或柵欄升降之用。這可是全台灣僅存的城門了!


1895年,甲午戰爭後馬關條約簽訂,清廷將台灣割讓給日本,5月29日,日軍自澳底登陸,6月7日,來自北方的日軍鐵騎,從北門進入台北城,6月17日,日軍在布政使司衙門(欽差行臺)舉辦始政儀式,成立台灣總督府,臺灣進入日本統治的時代。

這段歷史臺灣通史記錄如下:「林維源、林朝棟、丘逢甲相率去,艋舺紳士李秉鈞、吳聯元、陳舜臣等議彈壓而無力可制。往商大稻埕李春生請赴日軍求鎮撫,無敢往者。鹿港辜顯榮在臺北見事急,自赴基隆謁總督請定亂,許之,日兵遂進。」

《台灣總督府大誌》也記載:「臺北有如活地獄般混亂,士紳們決定派遣商人辜顯榮迎接日軍進城。七日,日軍終於兵不血刃地進入臺北城。」

日本明治神宮外苑聖德紀念繪畫館,有一幅壁畫以「台灣鎮定」為題材,內容就是描述率日軍征台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於6月11日從北門進入台北城的「太平畫面」。

入城後的街道是北門街(今博愛路),北門街可達巡撫衙門與布政使司衙門(皆位於今中山堂附近)。日治時期,城內是日本人的世界,而北門外的延平北路則是當時臺灣人最繁華的街市。

2016年2月,臺北市政府將北門邊的忠孝橋高架引道拆除,還給北門應有的尊嚴與視野,以前拍攝北門總是拼命的找高架引道對視覺影響較少的角度,現在有高架橋的畫面反而成了寶貴的歷史!


臺北郵局

入城後左側就是臺北郵局,1929年建的鋼筋水泥大樓,當時是現代建築萌芽期,正由樣式建築的繁複風格過渡到現代建築的簡約風格,稱為折衷樣式。整體外觀俐落,外牆貼褐色面磚,是標準的國防保護色,有防空作用。在細部仍見古典之繁複,立面有山頭,牆面採古典柱頭裝飾,室內天花板更是滿佈線腳,真的是簡約中有繁複。日治時期,原入口處有半圓拱廊,於1960年代拆除。


撫臺街洋樓

進城後轉入撫臺街,也就是今延平南路,這是日治後才闢的街道。參考1895年日本人所繪製的臺北及大稻埕‧艋舺略圖,延平南路從北往南一路是城隍廟、巡撫衙門、與布政使司衙門。1897年的地圖還沒有這街道,1900年,臺灣總督府推行都市計劃,填平護城河,增闢九個城門以貫通道路,西門及部分城牆被拆除。當時的台北城內市區計畫平面圖已有撫臺街之規劃,但一直到1910年,撫臺街才在地圖上真正成形。

撫臺街洋樓又稱「大和町洋樓」,是獨棟洋樓式店鋪,建於1910年,是知名營造商高石組的會社,高石組曾參與「兒玉總督後藤民政長官紀念博物館」(台灣博物館)、及日月潭電力工程的施工,見證了台灣現代化的歷程。戰後撫台街洋樓轉為國防部宿舍,一直到1998年才遷出,現在是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委外館所。


一樓為唭哩岸石砌成,用半圓拱門營造出空間的變化,四柱三間的騎樓拱廊寬敞透空,天花板以木材線條拼成圖樣。


二樓為木造,外層再以洗石子裝飾;屋頂覆蓋銅片,複折的馬薩式屋頂,第一坡面較陡,第二坡面較緩接近平頂,正面屋頂上另開三扇老虎窗加強通風。


台灣巡撫衙門

1884年清法戰爭,劉銘傳銜命來台督辦軍務。原主持台灣防務的是台灣兵備道劉璈,劉璈常駐台南府城,劉銘傳自基隆上岸,選擇坐鎮台北府,兩位統帥一南一北,有軍事佈局的考量,可能也有互別苗頭、王不見王的思維。(劉銘傳是淮軍李鴻章的悍將,劉璈屬湘軍,為左宗棠部屬,湘淮在平定太平天國時已結下樑子)

戰爭期間,劉銘傳軍餉短缺,命劉璈撥庫存應急,劉璈不從,兩人開始結怨,雖然劉銘傳名義上是劉璈的長官,但劉璈完全不受節制。(臺灣通史:然璈以加營務處,又恃才,頗不受節制,銘傳銜之)。劉銘傳曾兩度擊退進攻基隆的法軍,後來接到密報,法軍準備攻打淡水,劉銘傳考慮,若淡水有失,則臺北不守,從基隆調軍到淡水,法艦三攻淡水都受創而歸,但基隆因此失守,宗棠以基隆失守上奏彈劾,兩劉更加交惡!


清法戰爭落幕,1885年,大清決定臺灣設省,劉銘傳任首任巡撫,改制期間,巡撫與兵備道間權責歸屬不明,加上保台戰功相爭,兩劉相鬥白熱化,只要見機,就參對方。最後劉璈獲罪流放,幾年後客死黑龍江。

連橫在臺灣通史中感嘆:法人之役,劉銘傳治軍臺北,而劉璈駐南,皆有經國之才。使璈不以罪去,輔佐巡撫,以經理台疆,南北俱舉,必有可觀,而銘傳竟不能容之。非才之難,而所以用之者實難,有以哉!

臺灣設省後,劉銘傳將原臺灣府改為臺南府,中部另置臺灣府,擬定省城於橋孜圖(今台中市),設番學堂與西學堂,建設鐵路與船運,清理賦稅,從南到北普設電報線,並連結至福州,台灣成為自強運動中最成功的省份。但因兩劉心結,多項重要建設均在北部,雖然南北反轉的原因有物產、貿易、交通、人口等眾多因素,但兩劉的鬥爭也加速了反轉的進行。

劉銘傳卸任前省城未完工,所以第一任巡撫一直都在臺北辦公,繼任巡撫邵友濂將省會移往臺北府,從此巡撫衙門就在台北生根。參考1895年日本人所繪製的臺北及大稻埕.艋舺略圖(來源:中央研究院 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巡撫衙門約位於博愛路以西,開封街與武昌街之間。


臺北公會堂(中山堂)

再往南就是中山堂,日治時期稱為臺北公會堂。清領時期,這裡是布政使司衙門與欽差行臺。布政使司是負責綜核全省錢糧、兵馬的機構,長官稱為布政使,是僅次於巡撫的高官。1892年,邵友濂為接待來臺視察的高級官員,於布政使司衙門西側興建行館,也就是欽差行臺。

日治前期,布政使司衙門與欽差行臺改作臺灣總督府,一直到1919年,總督府新廈(今總統府)完工才遷出。1928年,為紀念裕仁天皇登基,也為台灣社會日益蓬勃的文化活動需求,決定在此興建臺北公會堂。欽差行臺被移往植物園,目前狀況良好。部分的布政使司衙門建築被移入圓山動物園與善導寺,現已不復見。


1936年,臺北公會堂建造完成,公會堂的大小在當時的日本排名第四,僅次於東京、大阪、與名古屋。與台北郵局類似,同屬於折衷建築,是樣式建築轉變為現代建築的過渡形式,古典的對稱形式、俐落的現代感,及簡化的裝飾,建構出這個時期建物的特色。公會堂的外牆貼淺綠色磁磚,有國防色的考量,用紅色陶瓦蓋住女牆,再配上方勝形的陶窗,不但美觀,也充分融合了台灣特色。


門前拱廊,連續的弧拱營造出優美的窗框,讓街景進到建築物中,不只讓空間感覺更開闊,也讓會堂入口活潑又不失莊重。


仔細看會堂入口門廊,還有兩座洗腳池,日治時期的台北市幾乎都還是黃泥路面,許多民眾的鞋子也都捨不得穿,拎著鞋子走在泥路上,進會堂前先洗腳,再穿上鞋子。


一樓弧形的天花板,搭配簡單的幾何圖案,頗有中東的風味。1895年6月17日,日軍在在此處的布政使司衙門(欽差行臺)舉辦始政儀式。1945年10月25日,公會堂是日本在臺灣受降的地方,始於斯、也終於斯,日本人終結對台灣半世紀的統治。物換星移,權力交替,人事全非,世事豈有永常!


臺北信用組合(合作金庫城內支庫)

續行延平南路,過衡陽路後轉進桃源街,在街口記得回望延平南路衡陽路口的合作金庫,原是日治時期臺北信用組合,是當時中小企業所組織的銀行。日治初期,開放銀行設立,但多是配合政策融資,一直到1913年才有「信用組合」的開放。

這棟1927年的建築有著義大利文藝復興式的風格,入口騎樓挑高二樓,左右立高大的圓柱,表現銀行的雄偉與穩固,上方有突出的半橢圓形陽台,圓拱形長窗,長窗間以貓頭鷹雕像裝飾,有日夜守護資產之意。兩旁拱窗以八角形柱子及飾紋妝點,上方屋簷突出,並以多座小拱裝飾,有畫龍點睛之效。


總督府(總統府)

轉寶慶路,接重慶南路,續往南,輕快地騎過總統府,也就是日治時期的台灣總督府。 1919年竣工的總督府,是一棟維多利亞風格的樣式建築,紅磚外牆鑲水平飾帶,外觀華麗,裝飾細節繁複。從空中看,這棟超大型官署為對稱的「日」字形,四周是辦公室、中間是集會堂與大廳,中央尖塔高達60公尺,是當時台北最高的建築,也是總督君臨天下的威權象徵。總督府坐西朝東,不只是要改變台灣人民坐北朝南的舊俗,更有朝東遙望日出之國的含意。

君臨天下的角色在戰時就成為敵軍的首要目標,二戰後期,總督府成了美軍轟炸的目標。1945年5月31日,台北大空襲,總督府中彈,建物嚴重損傷,中央尖塔右側的衛塔及東南側局辦公室被炸毀,大火延燒達三天之久。戰後,經民間募款,於1948年底大修完成,1949年12月,國民政府遷台,改作為總統府。


司法大廈

續行,又是一棟美麗的官署,清領時期是供奉關公的武廟,日人於1929年將武廟拆除,改建法院,1934年竣工, 內設臺灣總督府高等法院、檢察局、臺北地方法院,是當時臺灣最高司法機關。國民政府遷臺後,司法院及最高法院遷入,改稱司法大廈。

原建築有三層,後來又加建一層,也是「日」字形,設計者為總督府營繕課長井手薰,臺北公會堂也是出自他手。司法大廈是折衷式建築,雖有拱門及拱窗,但裝飾已趨簡化。外牆貼淺綠磁磚,有防空作用,對稱式的結構隱含司法公正之意。中央塔是此建築最大特色,八角形屋頂類似盔頂,這種在折衷式屋身上加東方式屋頂的建物稱為興亞帝冠式建築,是日本軍國主義高張時期的威權建築。

武廟遺址碑立於司法大廈南側。


到了愛國西路,可以進去台北市立大學尋寶,在圖書館的東南方有一塊紀念碑,圈住石碑的石塊都是台北城拆除下來的城牆石。


回到重慶南路北返,台北市立大學西側便門旁有文廟遺址碑,文廟即孔廟,台北府文廟位在台北市立大學與北一女校園區域。日治初期,曾將文廟作為「臺北兵站病院」,1907年,台灣總督府藉由市區改正為由,陸續將清國遺風的文廟、武廟、大天后宮等漢人傳統建築拆除。


榮町通(衡陽路)

寶慶路右轉進懷寧街往北,到衡陽路口,口渴了嗎?這裡有一家老牌公園號,公園號的酸梅湯是許多老台北人的共同回憶!還有各式的餅也很有特色,建物本身更是老寶貝,公園號的山牆是新舊最明顯的連結。


勸業銀行舊廈

再往北是南向單行道,只好利用人行道牽行,襄陽路口的勸業銀行舊廈是我們想要細細品味的一棟建築。

勸業銀行建於1933年,光復後改為臺灣土地銀行,現在作為國立臺灣博物館的土銀展示館。建築大體雖採西洋樣式,但細節裝飾卻從古埃及、馬雅文明、及東方尋求靈感。高挑的騎樓、巨大的柱子,就是要表達銀行宏偉穩重之感,外側貼人造石片,模仿石材質感也在表達銀行的厚重與穩健。


柱頭上有馬雅風格的人面浮雕,顯得頗神秘。柱身有凹槽,為樣式建築的風格。女兒牆稍向內收束是受馬雅建築之啟發,簷口飾帶採中式的獅頭與曲紋,下方還有南美印加風味的渦捲紋飾。


如果你喜歡嚐鮮,距此不遠的地方(重慶南路一段48號的騎樓下),有一攤傳香60年的老味道, 陳記京滬酒釀餅,目前已是第三代在經營,老麵配酒釀,雖然有些人吃不慣,但也是許多人鄉愁的滋味。


臺灣總督府博物館

襄陽路公園路口,日治時期,許多明信片、觀光宣傳照片,都是在這裡拍攝的,往北望是「表町」,當時唯一的一家西式飯店-臺灣鐵道飯店就位在表町上,二戰時期除了總督府,另一個被炸的地方就是台北火車站前的臺灣鐵道飯店。

往南望是國立臺灣博物館,清領時期原有一座規模宏偉的大天后宮,前後有兩殿,地方官常來進香,香火鼎盛。臺博館的前身是日治初期成立的臺灣總督府博物館,位置約在今寶慶路與博愛路口,那時日本急於瞭解台灣,有許多日本學者在台灣從事大規模的田野調查,涵蓋自然與人文的許多領域,成果就收藏在博物館中。1913年,大天后宮被拆除,為紀念第四任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與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向民眾募款籌建「兒玉總督後藤民政長官紀念館」於原基地,1915年完工,博物館遷入新址。


日本治台前三年,換了三位總督,當時,日本國內甚至還出現把臺灣賣給歐洲國家的聲音,一直到第四任兒玉源太郎才穩定下來。後藤新平為民政長官,因總督兒玉源太郎軍務繁忙,後藤主導行政,無論是教育、科學、治安、交通、農業、工業、衛生等都有不錯的發展,在臺灣的現代化中有很大的貢獻。

還有一點一定要提,後藤熱衷於童軍活動,也是日本童子軍聯盟的首任會長,是童軍運動的推廣者(三指)。

臺灣總督府博物館為古典風格建築,不論平面或立面都遵守對稱的原則,外觀莊嚴華麗,古希臘柱列表現典藏之重要,三角形的山頭有泥塑的勳章飾、花葉桂冠,及花草紋飾等,繁複細緻。穹窿狀的半球形圓頂,增加外觀的氣派及室內的空間變化。


台博館入口處有兩隻銅牛,從牛角發亮的程度可知道它獲得許多關愛,他一定出現在許多人的旅遊照裡。這兩隻銅牛原置台北神社,1949年才移到現地。

關於這兩隻銅牛的身世,現有兩種說法,一說這是滿州國溥儀致贈給台灣總督的禮物,台博館早期的文宣也是支持這種說法。現在的文宣則認為,這兩尊銅牛是在不同時間,由不同材質所鑄造。東側銅牛材質為紅銅,1935年由日本北海道的佛教團體「弘安海」鑄造並獻納於臺灣神社。西側銅牛材質為青銅,1937年由日本在台商人川本澤一獻納給臺灣神社。


台博館西北側的戶外展示區還停放兩臺蒸氣火車頭:「騰雲號」是臺灣最早的蒸氣火車頭,劉銘傳建鐵路後就開始服役。另一臺是日治時期使用的火車頭「臺鐵九號」,原已在東京橫濱間的鐵路服役,為日本鐵路草創時期的首批機車之一,1901年引進後成為台灣年紀最大的火車頭。


請拿出柯南的偵探精神,找找看是否還有清領時期大天后宮的蛛絲馬跡?!我發現好幾個天后宮的石柱腳喔!


黃氏節孝坊、急公好義坊

台博館東側有黃氏節孝坊,是為旌表艋舺王家霖妻黃氏節孝事蹟而立。牌坊是中國傳統建築中很重要的一種類型,外國人尤其視牌坊為中華文化的象徵之一。牌坊分成兩類:入口牌坊、與旌表牌坊。依清朝律法,可受旌表建坊者有三類型:熱心公益者、節烈孝順者、得享耆壽者。

黃氏節孝坊為四柱三間三樓式,1882年建坊,中央大楣雕雙龍搶珠,上簷兩側有鯉魚脊飾,下簷兩側有獅座脊飾,花堵則雕刻了麒麟。台灣通史記載,「建坊於城內東門街」,1901年為拓建總督府官邸(台北賓館)圍牆才遷移。

如果您去過金門,應該對金城節孝坊的精緻華麗留下深刻的印象,猜猜看,同樣是節孝坊,為何規模會有差距?


二二八公園內還有另一座牌坊,急公好義坊,為表揚貢生洪騰雲,因臺北府城建造考棚行署,捐獻田地銀兩有功,巡府劉銘傳奏請建坊獎勵。考棚就是考場,台北府未設置前,北部的考生需長途拔涉到台南府應考,這義舉嘉惠了北部數千民考生。

1888年,急公好義坊立於石坊街(今衡陽路),石坊街也因此坊命名,從老照片中還可見到石坊街尾的西門城樓。日治時拆遷至此,同為四柱三間三樓式,但頂層損毀,剩下兩層半,聖旨匾額更不知去處。坊前兩座石獅是從布政使司衙門拆來。


新公園、臺灣廣播電臺放送亭

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原名新公園,新公園是日治時期就已在使用的名稱,但為何名新公園呢?難道還有一座舊公園嗎?

清領時期,台灣沒有公園。1897年,台北的第一座公園設立在圓山,稱為圓山公園,1899年,另一座歐洲風味的中央公園被設立在城中,稱為台北公園,因在圓山公園後設立,所以俗稱新公園。新公園內有一座貝殼形的音樂台,這是整建日治後期的建築而來。貝殼形的音樂台其實已是第三代,早期還分別有規模較小的兩代,第一代是拱頂的亭閣造型,第二代是平頂的八角形亭閣。


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內還有一座寶貝,建於1934年的臺灣廣播電臺放送亭,是一座電臺附屬的喇叭小亭。造型融合了臺灣式屋頂與日式石燈的特色,牆體磨石子,四垂屋頂下安設喇叭,播放電台廣播內容。當時收音機昂貴,非一般普羅大眾所能負擔,所以才會有放送亭的設立。二戰末期,民眾在此透過廣播瞭解時局,最特別的「放送」應該是戰敗無條件投降時天皇的玉音放送。


臺大醫院舊館

離開東側門新公園,騎進常德街拜訪臺大醫院舊館。

臺大醫院原稱臺北病院,最初為木造建築,目前的建築大部分完工於1916年。台大醫院舊館是台灣典型樣式建築中英國維多利亞風格的代表,紅磚結構,以柱式、洗石子水平飾帶、圓拱窗、牛眼窗、及山頭來豐富整個立面。平面大體採中軸對稱,入口大廳使用希臘柱式,每二根為一組,邊角加一根方柱。二樓為佈滿裝飾的圓拱窗,二根一組的希臘柱式,柱頭加成串的葡萄裝飾,屋頂前側是弧形山牆,內含牛眼窗,後側採三角形山頭。兩側有衛塔,衛塔一樓窗戶上方有繁複的勳章水泥飾紋,整體外觀十分華麗,充滿各式建築語彙,是臺灣近代洋式建築之傑作。


帕拉底歐式窗,義大利名設計師 Andrea Palladio 所創造,在半圓拱兩旁再加上短柱,構成帕拉底歐式窗形。


除了主建物,不要漏了圍牆,東側靠中山南路的圍牆是台北城拆下的城牆石所蓋的。騎過歷史的班痕,圍牆不只是圍牆了!


景福門

東門-景福門,這可能是最常上鏡頭的一座城門。景福門已非原始的設計,民國55年,觀光局為美化臺北市,決定將東門、南門、小南門 三座城樓拆除,然後用鋼筋水泥重建「美輪美奐」的新城樓!不用嘆氣,人總在錯誤中學習,想要看看東門原始美麗的倩影嗎?沒問題,請 Google:1966年仍保存的景福門。


台大醫學院舊館

騎進仁愛路,北側是台大醫學院舊館,這裡是台大醫學院前身台北帝國大學醫學部的校舍,而台北帝國大學醫學部是由最初的台灣總督府醫學校演變而來。

1899年,台灣總督府醫學校於東門外創立,當時日本人才治台四年,基礎教育尚待落實,所以,最初招收學生的條件很寬鬆,只要公學校初等科(約國小二年級)程度,略懂日語即可。但入學從寬、畢業從嚴,第一屆僅三人畢業,第二屆更慘,只剩一位!醫學校嚴格的訓練也造就許多典範人物,杜聰明、蔣渭水、賴和等都是在小學畢業後,進入台灣總督府醫學校完成醫學教育和人格的養成。

舊館最早的建築始於1907年,主體建築完工於1913年。百年來雖經多次修復,大部份仍保持原貌。


東和禪寺鐘樓

東和禪寺原稱為曹洞宗大本山別院,日僧於1908年建立,舊時的大殿已毀,僅遺鐘樓。鐘樓採江戶風格,十足的和風味。鋼筋混凝土的結構,屋頂為單簷式歇山,舖日式黑瓦,脊頭置鬼瓦。二樓懸吊一口銅鐘,外部出挑平座欄杆。一樓使石塊闢成拱門,宛若城門。


東和禪寺隱藏在鐘樓與大樓的後方,有心人才得拜訪。當時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僅供日籍人士參拜,因為考量吸引本地信徒的需要,在1914年由台籍禪師於正殿之右,興建閩式佛殿─觀音禪堂。戰後,觀音禪寺改名為東和禪寺。進入寺內,身心頓感安靜,真是鬧市中安頓的力量。歷史動盪,物換星移,人心善變,唯佛心不動。


市長官邸藝文沙龍

大樹護蔭下的市長官邸,環境清幽,和洋混合日式住宅,風格雅致。建於1940年, 是日治時期的第一級官舍,也就是州知事或廳知事使用的等級,是一棟保存相當完整的日本時代官邸,現作為藝文沙龍,委外經營。前庭廣場,昔日宮闈深闕的官宅,變身為藝文空間,還是越夜越美麗!


我最喜歡綠竹造景的走廊,坐擁綠樹與大片清幽,當然,暮色下更美!


臺北高等商業學校

台灣總督府高等商業學校創立於1919年,只收日籍學生,主要研究臺灣、南洋經濟。1926年改為臺北高等商業學校,允許少量台籍學生就讀,1947年併入臺灣大學,成為法學院商學系。現在校舍已作為其他系所使用。校門很古樸,採用臺北所產砂岩砌成,上置銅製燈具,讓人有回到20世紀初的感覺。


校門口的警衛室更是讓人驚叫,這是烏龍派出所嗎?等一下是否會走出一位兩津勘吉?


什麼?兩津去新建的幸町教會了!好,那我們就往教會騎去。


幸町教會-濟南基督長老教會

兩津Line過來:「你們不要來,這裡是國語的禮拜,你們聽不懂。」

騙小孩喔,國語禮拜,誰聽不懂啊!一進幸町教會,果然聽不懂,忘了我們是騎到1920年代的時空,當時所稱的國語是日語!

1916年落成的幸町教會,是附近臺北病院醫護、醫學校師生、總督府官員等常去的教會。日本治台第二年,日本傳道局就已派遣人員來台宣教,得李春生(台灣茶葉之父)之助在今漢中街興建教堂,信徒日增,不敷使用,才遷到今址。因為是日語禮拜,再加上成員多高官,是庶民眼中的統治者教會。


這棟建築是仿哥德式教堂,採紅磚與唭哩岸石混合構造,運用大量的尖拱結構、華麗的彩色玻璃、門上鑲四葉飾、尖拱門窗、外牆扶壁等,都是哥德式教堂的建築語彙,但單塔鐘樓與歌德式左右對稱的雙塔形式頗為不同,鐘樓上的石雕百葉窗是此建築最獨特的身份證。


不懂建築語彙也沒關係,用心感受整體,用心感受每一處細節,透過建築就能感受設計者的心,只要心安定下來,也許就有那麼一刻,心中的十字架與三角山牆上的十字架就合而為一!建築、五官都只是媒介,唯心與上主相印。


臺北州廳

再往忠孝西路移動,臺北州廳(監察院)完全是不同的氛圍。教會是心的建築,官署是威嚴的建築,兩者雖然都有雄偉的視覺,但一者讓人想親近,一者讓人保持距離。

這棟官署建成於1915年,原稱為臺北廳,1920年地方制度第六次大改正,設五州兩廳,其中的台北州轄今北北基與宜蘭,此官署改稱臺北州廳。同時間台北設市役所,台北有了市格。

臺北州廳與忠孝東路對面的台北市役所(今行政院)都神奇的躲過1945年5月31日的台北大空襲,有人說,因為這兩棟官署位於城外,沒想到當時已被拆除的台北城牆還有如此神力!

這棟官署也採樣式建築風格,中軸線位於轉角處,外觀左右對稱。入口處採拜占庭式圓盤頂,開小窗增加外觀變化、也改善內部採光,兩側以圓頂衛呼應中央大圓頂,也營造官署的威嚴與肅穆。 另外用柱式與破山頭烘托中央圓頂, 三樓屋頂開老虎窗,入口處兩旁也開了牛眼窗。


下一站將拜訪文青的最愛,齊東詩舍與齊東街日式宿舍群,下集待續.......


※圖文來源:Eric的單車日記(本遊記報導由美利達自行車贊助提供)